题几道示子璿诗卷子(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航瀛学子岁如林,谁信神州坐陆沉?端合庄书千万本,遍悬横舍作南针。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教育振兴的热切期盼。
首句“航瀛学子岁如林”,形象地描绘了海外留学青年如同林中繁茂之树,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然而,紧接着的“谁信神州坐陆沉?”一句,却将这种乐观情绪瞬间拉回现实,表达了对祖国现状的担忧,仿佛在质疑世人是否真的相信,身处陆地的神州大地正面临着沉沦的危机。
“端合庄书千万本”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广泛传播知识,尤其是儒家经典《庄子》,来唤醒国民的智慧与道德意识,以此对抗国家的困境。这里的“千万本”不仅强调了书籍数量之多,更寓意着知识力量的强大,能够照亮黑暗,指引方向。
最后一句“遍悬横舍作南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遍布各地的书院比作指向南方的指南针。在古代,指南针是航海者的重要工具,象征着方向与希望。在这里,它代表了教育的力量,能够指引人们找到正确的道路,摆脱困境,实现国家的复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以及通过教育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它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