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憩杜桥馆
宋 · 周邦彦
寒茅愔愔鸡啄场,儿啼索衣天陨霜。
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槁声琅琅。
清浆白羽弃已久,黄菊紫萸看欲香。
岁行及此去愈疾,若决积水难堤防。
嗟予齿发非故物,念此内热如涫汤。
愿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
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颔雪还韶光。
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
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槁声琅琅。
清浆白羽弃已久,黄菊紫萸看欲香。
岁行及此去愈疾,若决积水难堤防。
嗟予齿发非故物,念此内热如涫汤。
愿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
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颔雪还韶光。
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愔愔:安静的样子。陨霜:飞霜,比喻寒冷。
振槁:枯叶振动。
清浆:清甜的米酒。
黄菊:秋季开花的黄色菊花。
颔雪:形容皱纹如雪。
蒿目:忧虑过多。
黄金:象征财富。
翻译
寒茅丛中鸡在觅食场,孩童哭喊要添衣裳,天降寒霜似飞霜。密林间山色渐渐显现,枫叶凋零,落叶沙沙作响。
清甜的米酒久已遗忘,黄菊紫萸散发着芬芳。
岁月匆匆,病势加剧如决堤,难以抵挡。
感叹我已非当年模样,内心忧虑如沸水烫。
期盼能见到唐朝吕墨客,跪地请教治病良方。
斋戒千日,万事皆了,只为消除皱纹,重焕青春。
岂能只顾世间纷扰,黄金虽贵,也愿埋于尘土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风中鸡鸣犬吠、霜降天冷的场景。"寒茅愔愔鸡啄场"写出了农舍周围的寂静与冷清,"儿啼索衣天陨霜"则流露出家庭生活的温馨与艰辛。接着,"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槁声琅琅",通过动态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展现出秋意渐浓的自然景色。
诗人感慨时光匆匆,"岁行及此去愈疾",暗示岁月不待人,"若决积水难堤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紧迫感。他自比为"齿发非故物",感叹年华易逝,内心炽热如沸水,渴望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愿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药的向往。
最后两句"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颔雪还韶光",表达了诗人对恢复青春的强烈愿望,即使面临世间纷扰,也希望能抛开忧虑,"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表明他愿意放下尘世的牵挂,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周邦彦词作中常见的感慨人生、寻求解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