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和雪声赏析

再和雪声

宋 · 王铚
天上威仪地岂知,六花寒路夜偏宜。
半空环佩朝元罢,满地珠玑按舞时。
簌簌初随风更急,萧萧却杂霰俱迟。
房公松竹分清俗,除却天声总未奇。

拼音版原文

tiānshàngwēizhīliùhuāhánpiān

bànkōnghuánpèicháoyuánmǎnzhūànshí

chūsuífēnggèngxiāoxiāoquèxiànchí

fánggōngsōngzhúfēnqīngchúquètiānshēngzǒngwèi

注释

天上:指天空。
威仪:庄严的气派。
地岂知:谁能理解大地的感受。
六花:这里指雪花。
寒路:寒冷的道路。
夜偏宜:夜晚更为合适。
半空:半空中。
环佩:古代妇女的饰品,这里比喻仙子或贵妇。
朝元:朝拜元宵节(古代习俗)。
罢:结束。
珠玑:比喻珍贵的珠宝或细小的东西。
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
风更急:风力加强。
萧萧:形容雪落的声音。
霰:小冰粒。
房公:可能指代某位房姓的官员或者尊称。
松竹:常用来象征清高和坚韧。
清俗:清雅和世俗。
总未奇:总的来说并不奇特。

翻译

天空中的威严谁能理解,雪花铺就的寒冷道路夜晚更适宜。
从半空中回荡的环佩声已结束元宵节的朝拜,地上散落的珍珠像是舞蹈时的装饰。
风吹起的雪花起初声音急促,随后与雨点混合,显得缓慢。
房公的松竹象征着清雅与世俗的区别,除了天籁之音,其他都算不上奇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花纷飞的冬夜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高雅情怀。

"天上威仪地岂知" 表明天空中飘落的雪花是如此壮观,以至于连大地都为之震撼。"六花寒路夜偏宜" 则强调了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雪花更显得格外迷人。

"半空环佩朝元罢" 和 "满地珠玑按舞时"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天上与地面两种不同的景象,既有半空中的雪花如同玉环,又有满地的雪花好似珍贵的珠玑,都是在表达雪花的美丽。

"簌簌初随风更急" 描述了刚开始时雪花随着风而落,速度越来越快,而 "萧萧却杂霰俱迟" 则描绘了后来雪花纷纷扬扬,与细小的冰晶混合在一起,飘落得缓慢而不急。

最后两句 "房公松竹分清俗,除却天声总未奇" 中的“房公”指的是唐代诗人房玄龄,以其名字起首;“松竹分清俗”则表明即便是在这样一个雪花纷飞的夜晚,房公所居之地的松竹间也保持着一份超凡脱俗的清雅。"除却天声总未奇" 表示诗人认为除了自然界的声音外,其它一切都显得不够奇特。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自然之美的情感,以及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