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梅山弟咏梅
宋 · 陈著
冬塞方严春自通,老根芳脉与天融。
清于仙李月梁上,瘦似神苏雪窖中。
庾岭依然开信早,孤山无复课诗工。
一枝在手驿风远,渺渺予怀谁与同。
清于仙李月梁上,瘦似神苏雪窖中。
庾岭依然开信早,孤山无复课诗工。
一枝在手驿风远,渺渺予怀谁与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冬塞:冬季严寒的阻隔。春自通:春天自然到来,不受阻隔。
老根:老树的根部。
芳脉:花香的气息。
仙李:比喻清雅的李花。
月梁:月光照亮的屋梁。
神苏:可能指诗人苏轼,以其清瘦形象代指。
庾岭:地名,历史上有早春花开的典故。
孤山:杭州西湖的孤山,曾是诗人活动之地。
课诗工:专心致志写诗。
驿风:驿站的风,象征远方。
渺渺予怀:我深远的思绪。
谁与同:无人能理解或分享。
翻译
冬季严寒而春天自然来临,老树根深且花香与天融合。比仙李更清冷,在月光下的梁上,如同神苏在雪窖中的清瘦。
庾岭依旧早早地绽放,孤山不再有人专心吟诗。
手中一枝花,即使远在驿站,也让我思绪飘渺,无人能共享这份情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次韵梅山弟咏梅》。诗中,诗人以冬季的寒冷反衬梅花的坚韧,赞美了梅花在冰雪严寒中绽放的生机。"冬塞方严春自通"描绘了冬天的严酷与春天的预兆,"老根芳脉与天融"则强调了梅花生命力的顽强和与自然的融合。接下来,诗人将梅花的清香比作仙李之清雅,将其清瘦的姿态比喻为神苏在雪窖中的风采,形象生动。
诗人进一步借庾岭之梅早开,暗示梅山弟的才华如同梅一般早慧,而孤山不再有如苏轼那样的诗才盛况,暗寓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手中梅花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情怀的共鸣,感叹无人能完全理解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梅,寄寓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