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京师寓廨三首(其三)赏析

京师寓廨三首(其三)

明 · 高启
寂寞过芳时,幽怀只自知。
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京师寓廨三首(其三)》描绘了诗人身处京城寓所时的孤寂心境。首句“寂寞过芳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孤独的感慨,芳时既指美好的季节,也暗含着青春或才华的流逝。次句“幽怀只自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无人能理解。

“袖无投相刺”暗示了诗人与外界交往的稀少,没有朋友间的往来书信,只有寄给僧人的诗篇,反映出他的清贫和内心世界的寄托。第三句通过“鼠迹尘凝帐”描绘出寓所环境的冷落,尘土积聚,连老鼠的踪迹都清晰可见,生活简陋而寂静。

最后一句“蛙声雨到池”以自然景象作结,雨声带来蛙鸣,更显寓所的空旷和诗人内心的落寞。最后两句“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诗人自嘲自己的懒散,却并未因地位不高而抱怨,反而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京师寓所中的孤寂生活和淡泊心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释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芳时的意思:良辰;花开时节。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諐。”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明 刘基 《感遇》诗之二:“芳时良可惜,此物何足数。”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芳时易过,驹隙年光。”...

寂寞的意思:[释义](1) (形)孤单冷清。 (2) (形)清静;寂静。 [构成]并列式:寂+寞 [例句]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很寂寞。(作谓语)寂寞的原野。(作定语)...

鼠迹的意思:老鼠的足迹。 唐 郎士元 《送张南史》诗:“虫丝粘户网,鼠跡印牀尘。” 宋 张耒 《无题》诗之一:“出门屐齿苔痕满,隐几书尘鼠跡多。” 明 高启 《京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疏慵的意思: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蛙声的意思:蛙的叫声。 唐 张籍 《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 伍乔 《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元 杨载 《赠孙思顺》诗:“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櫳燕子飞。”...

幽怀的意思: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置散的意思:安置在闲散的职业。多指任为散官。 唐 韩愈 《进学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宋 陆游 《霜草》诗:“微官虽置散,束带终自悯。” 宋 岳珂 《吁天辩诬通叙》:“ 李纲 虏所恶,置散可也。”...

只自的意思:徒自,徒然。 唐 杜甫 《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峡水苍茫,徒为龙蛇深窟,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

自知的意思:◎ 自知 zìzhī[know oneself]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