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奉常李明府招同黎秘书徐方伯集于广惠寺
明 · 欧大任
兰若一尊春可怜,鸣珂初散未央前。
会从七子称诗地,身领诸侯入计年。
秘馆召归沧海钓,玺书催上豫章船。
他时去住应相忆,尚有扬雄守太玄。
会从七子称诗地,身领诸侯入计年。
秘馆召归沧海钓,玺书催上豫章船。
他时去住应相忆,尚有扬雄守太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广惠寺聚会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文学的热爱。首句“兰若一尊春可怜”以兰花和佛寺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喜爱之情。接下来,“鸣珂初散未央前”则通过描述聚会开始时的热闹景象,暗示了文人们聚集一堂,畅谈诗文的欢乐时刻。
“会从七子称诗地,身领诸侯入计年”两句,运用典故,将聚会的地点比作古代文人相聚吟诗的圣地,同时暗示了聚会中参与者的身份和地位,体现了他们不仅是文友,也是社会中的重要人物。
“秘馆召归沧海钓,玺书催上豫章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聚会后文人们各自忙碌的情景,既有被召唤回京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的期待,也有即将踏上远行的船只,前往不同地方的现实。这不仅展现了文人们的多才多艺,也反映了他们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他时去住应相忆,尚有扬雄守太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这里引用了扬雄坚守学问的典故,寓意着即使未来各奔东西,朋友们之间的情感和共同的文学追求将永远铭记在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场景,以及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事业的憧憬,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