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其后赏析

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其后

宋 · 杨万里
河图三画已剩却,尧典万言犹欠著。
向来潜圣天何言,六经非渠一手作。
杏花坛下拨不开,天公更遣麒麟催。
乾坤造化登青竹,洙泗光芒付绿苔。
堂上书生真苦相,蠹简嚼穿浑不放。
屋上架屋更屋上,后千万年作何样。
华元夜登子反床,华镗晨趋孔子堂。
当时浪说析骸骨,今日覃思彫肺肠。
华君将身博冻馁,毛颖可怜彼何罪。
君不见老农驱牛耕垄头,稻云割尽牛亦休。
毛颖为君秃尽发,问君何时放渠歇。
短檠青灯明复灭。

注释

河图:古代的神秘图腾。
尧典:古代的重要文献。
潜圣:隐居的圣人。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
杏花坛: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
麒麟:象征吉祥的神兽。
洙泗:古代两条河流,与孔子有关。
蠹简:被虫蛀蚀的古籍。
冻馁:饥饿和寒冷。
毛颖:毛笔的别称。
老农:农夫。
短檠:短小的灯架。
青灯:油灯,形容灯光微弱。

翻译

河图的三画已经缺失,尧典的万言仍然欠缺。
自古以来的圣人无言,六经并非他们一手创造。
在杏花坛下难以拨开迷雾,天公又派麒麟催促。
天地造化成就了青竹,洙泗的光芒交付给绿苔。
书斋里的读书人苦不堪言,蛀虫啃食书籍毫不留情。
层层叠加的房屋,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华元夜晚登上子反的床榻,华镗清晨走向孔子的讲堂。
过去随意谈论剖析,如今深思熟虑却痛苦万分。
华君以自身换取饥寒,毛颖无辜,他有何罪过。
你没看到老农赶牛耕田,稻谷收割完,牛也要休息。
毛颖为你付出一切,何时能让你停止折磨。
短小的灯烛忽明忽暗。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其后》。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籍和学问的深厚造诣,以及他对于知识传承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河图三画已剩却,尧典万言犹欠著",表明了古代圣贤留下的智慧与教导尚有很多未被发掘或理解。"向来潜圣天何言,六经非渠一手作",则是对先哲的崇敬和疑问,认为《六经》的奥义深不可测,并非一人所能完全解读。

接着,"杏花坛下拨不开,天公更遣麒麟催"描绘了学者在研究古籍时如同探求自然界的神秘和奥妙。"乾坤造化登青竹,洙泗光芒付绿苔"则是对宇宙万物生长变化规律的赞叹。

"堂上书生真苦相,蠹简嚼穿浑不放"反映了读书人士对于知识的渴望和专注。"屋上架屋更屋上,后千万年作何样"则是对未来学问发展和积累的期待。

"华元夜登子反床,华镗晨趋孔子堂"展示了作者本人或华镗秀才对于学习传承的热忱。"当时浪说析骸骨,今日覃思彫肺肠"则是对古今学问的思考和个人理解。

"华君将身博冻馁,毛颖可怜彼何罪"表达了对于那些为知识而牺牲者(如毛颖)的同情。"君不见老农驱牛耕垄头,稻云割尽牛亦休"则是通过老农的劳作来比喻学问无止境。

"毛颖为君秃尽发,问君何时放渠歇"可以理解为对那些为了追求知识而耗费精力者的提醒。最后一句"短檠青灯明复灭",则是在描述读书人在夜晚的辛勤和学问探究过程中光阴似箭。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学问传承、个人修养以及对知识渴望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了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期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