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史祠堂
宋 · 苏辙
白首青衫仍隐居,晚抛环堵就安舆。
生刍忽改烝尝地,函丈空悲讲解馀。
弟子玙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扶疏。
我来恨不瞻遗老,空怪乡邻尽读书。
生刍忽改烝尝地,函丈空悲讲解馀。
弟子玙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扶疏。
我来恨不瞻遗老,空怪乡邻尽读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首:指年老。青衫:古代官员的低级服装。
隐居:退隐居住。
环堵:简陋的居所。
安舆:舒适的车子。
生刍:祭祀用的草。
烝尝: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
函丈:指讲经的场所。
讲解:讲授经书。
玙璠:美玉,比喻有才德的人。
松桂:常用来象征长寿和高洁,比喻子孙。
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遗老:去世的前辈。
怪:感到惊讶。
乡邻:乡里的邻居。
读书:学习读书。
翻译
满头白发仍穿着青色官服过着隐居生活,晚年放弃简陋居所坐上安适的车子。祭祀的草突然变成了供奉之地,讲经的场所只剩空旷遗憾。
弟子们像美玉般互相辉映,子孙们如同松桂般共同繁茂。
我来此感到遗憾未能见到前辈,只惊讶乡邻们都如此好学读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胡长史祠堂》。诗人描绘了一位白发老者身着青衫,依然选择隐居的生活,晚年放弃繁琐的家居生活,乘坐安车度日。他感叹昔日祭奠先人的地方如今已不再是常用地,曾经的教学讲席也只剩空寂。诗中提到的“玙璠”和“松桂”象征着弟子们的才华和子孙的繁茂,暗示了胡长史教化之深远。诗人遗憾未能亲见这位前辈,只能责怪乡邻们为何都如此好学,仿佛胡长史的精神仍在影响着他们。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胡长史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