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昭关赏析

过昭关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萧条半生事,驱马行中原。
人影乱马蹄,䟤跋沙尘昏。
马饥走衔草,人饥那得飧。
西徂岘阳阪,伫立昭关门。
古人伍子胥,聊可与之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在中原大地的旅人,面对萧瑟的景象和艰难的旅途,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首句“萧条半生事,驱马行中原”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历经沧桑,半生漂泊,此刻正驱马穿越广阔的中原大地。接着,“人影乱马蹄,䟤跋沙尘昏”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荒凉,人马交错,尘土飞扬,一片混沌。

“马饥走衔草,人饥那得飧”则进一步揭示了旅途的困苦,马匹因饥饿而寻找草料充饥,而人却难以找到食物,饥饿难耐。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在艰难境遇下的无奈与坚韧。

“西徂岘阳阪,伫立昭关门”描述了旅人继续前行,最终到达昭关,站在关门前久久伫立的情景。这里的“昭关”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地点,也象征着旅途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或许预示着某种转折或挑战。

最后一句“古人伍子胥,聊可与之言”借用了历史人物伍子胥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人在艰难旅程中寻求精神寄托,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话来获得力量和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旅人的孤独、艰辛与坚韧,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