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九五)
唐 · 寒山
欲向东岩去,于今无量年。
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
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
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境界。开篇“欲向东岩去,于今无量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向往高洁之地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遥不可及,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接着,“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写出了诗人曾经尝试去实现这种愿望,但遭遇了艰难险阻,这里的“风烟”可能是指自然界的阻碍,也可能隐喻着世间万象的迷离。
第三句“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困顿,道路狭窄,甚至连衣服都被缠住,鞋履也因苔藓而受损,这些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对人类行动的制约。
最后两句“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则表达了一种放弃与顺应。诗人选择在丹桂树下暂时停留,用白云作为枕头安睡,这里“丹桂”可能象征着高洁的境界,“白云”则是自由和超脱的象征。诗人似乎接受了现实中的限制,但精神上仍然追求那种远离尘世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高洁境界的情感。在唐代众多山水田园诗中,这类主题颇为常见,但这首诗在语言和意境上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