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王质夫
唐 · 白居易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諠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諠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注释
濯足:洗足,象征超脱世俗。云水客:云游四方的人,指行踪不定的隐士。
折腰:低头弯腰,这里指屈身做官。
簪笏:古代官员的冠饰和手板,代指仕途。
諠闲:諠,热闹;闲,宁静,指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迹相背:行迹相反,意为生活方式不同。
经旬:超过十天,表示时间已久。
乘逸兴:趁着豪放不羁的兴致。
嚣尘:尘世的烦恼和喧嚣。
故栽竹:特意种植的竹子,寓意高雅与坚韧。
为主人:作为主人,即共同享有,共同主宰。
翻译
我如同在云水中洗足的过客,曾经为了生计屈身仕途。喧闹与闲静的生活轨迹相背离,十里之遥就已许久未见。
忽然兴起想要放纵这自由的心情,不妨抛开烦嚣来探访尘世。
窗户前特意种了竹子,愿与你一同成为这里的主人。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其风格典型地体现了白居易擅长的平易与淡雅。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濯足云水客”描绘了一位行者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漫步,脚踏清泉之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亲近的感觉。紧接着,“折腰簪笏身”则表明这位旅人不仅在自然中徜徉,还有着文人雅士的气质,折腰而行,表现出一种谦逊和从容。
“諠闲迹相背”一句,通过对脚步声响后的描述,传达了诗人与朋友告别时的情感复杂性。随后,“十里别经旬”则揭示了即将离别的两人在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思念。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便是远行,也不须过于哀伤,因为这旅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解脱和提升。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朋友深情厚谊的体现。
最后,“窗前故栽竹,與君为主人”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寄托。这里的“故栽竹”意味着这棵竹子与诗人的往昔有着不解之缘,而“与君为主人”则表明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朋友,自己就像是拥有了一份珍贵的财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的珍视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