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其五)赏析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其五)

金 · 张本
鬼化斯文念贾生,精神雕琢坐寒更。
一书草就浑衣卧,恨杀东方不肯明。

注释

鬼化:形容极度思念或崇拜。
斯文:文雅,这里指贾谊的才学。
贾生: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
精神雕琢:形容专注投入。
坐寒更:坐着度过寒冷的夜晚。
浑衣卧:衣衫不整地躺着。
恨杀:极度怨恨。
东方:指天边,暗示日出。
不肯明:不愿天亮。

翻译

鬼魂附身般怀念贾谊,精神专注如同寒冬夜深。
写完一本书后衣衫不整地躺下,怨恨东方天际为何不肯放亮。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寒冷,诗人独坐思念友人的古诗。诗中的意境是深夜里,诗人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斯文和念贾生,似乎是在回忆与他们的往事。"雕琢"一词用得十分精妙,形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致和深刻。

"一书草就浑衣卧"则是写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匆忙之间草拟了一封信,或许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但却因为天色未明而不得不暂时休息。这里的"浑衣"暗示了室内的寒冷,以及诗人的急迫心情。

最后两句"恨杀东方不肯明"表达了诗人对夜长日迟的怨恨之情。他渴望天亮,但东方的天边却仍旧黑暗,似乎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得太慢,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又是那么急切地想要与远方的人交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急迫的心境,是对友情深厚而又无奈于时空隔阂的抒发。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传达了深夜寂寞中思念之情,且不甘时间缓慢流逝的抒情诗篇。

词语解释

不肯的意思:◎ 不肯 bùkěn[will not;would not]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草就的意思:底稿草拟完成。《东周列国志》第一○三回:“使者去后, 樊於期 草就檄文。” 孙中山 《<民族主义>自序》:“《民族主义》一册,已经脱稿,《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二册亦草就大部。”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八:“他带着好几天前草就的乡村师范的计划,从这个集会里出来,又参加到那个集会里去,却始终没有机会提出他的计划。”...

雕琢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雕刻(玉石);侧重于又刻又磨;多用于书面语。在大门上雕琢图案。(作谓语) (2) (动)过分地修饰(文字)。雕琢字句。(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雕+琢 [同义]雕刻...

东方的意思:[释义](1) (名)姓。东 (2) (名)姓。。东方跑来一个人。(作状语) (3) (名)姓。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 [构成]偏正式:东(方 [反义]西方...

寒更的意思:(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贾生的意思:指 汉 贾谊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 贾生 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诗:“去国哀 王粲 ,伤时哭 贾生 。” 吕志伊 《过黔楚界喜晴》诗:“既倒狂澜难遽挽,上书徒抱 贾生 忧。”...

精神的意思:[释义](1) (名)表现出来的活力(基本义)。振作精神。(作宾语) (2) (形)活跃;有生气。这孩子长得怪精神的。(作补语) [构成]并列式:精+神 [例句]〈外〉日语。...

书草的意思:文稿。《南史·任昉传》:“﹝ 任昉 ﹞每制书草, 沉约 輒求同署。”...

斯文的意思:[释义](形)文雅。 [构成]附加式 [例句]他说话挺斯文的。(作宾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