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沮楼
唐 · 张九龄
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
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
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
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
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
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
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
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深:形容山势高峻且深邃。厌:厌倦。
巡属:巡视游历。
复:再,又。
来过:来到,经过。
本:本来,原本。
与众山绝:与其它山峰截然不同。
况:何况。
兹:此,这。
韶景:美丽的春光。
和:和煦,温暖。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中高耸的建筑。
入水倒:仿佛倒映水中。
飞槛:凌空的栏杆。
向空摩:向着天空延伸,直插云霄。
杂树:各种树木。
缘:沿着,依附。
青壁:青翠的峭壁。
樛枝:向下弯曲的树枝。
挂:悬挂。
绿萝:绿色的藤蔓植物。
潭清:潭水清澈。
能彻底:能够看到潭底。
鱼乐:鱼儿快乐。
好跳波:喜欢跳出水面。
有象言:眼前具体的景象。
虽具:虽然已经具备。
无端:无尽,没有尽头。
思转多:引发的思绪却越来越多。
同怀:志趣相投的朋友。
不在此:不在这里。
孤赏:独自欣赏。
欲如何:又能怎样呢。
翻译
高山深邃令人百看不厌,我再度游历巡视此处。此山本就与群峰截然不同,更何况此刻正值韶光和煦之时。
高楼仿佛倒映水中,凌空的栏杆直插云霄。
各类树木沿着青翠峭壁生长,弯曲的枝条挂满了绿色的藤萝。
潭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
眼前景象虽已尽在眼前,却引发我无尽思绪。
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在身边,独自欣赏美景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登高望远的场景,诗人站在高楼上,对着眼前的山水景色产生了一系列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不尽兴趣和反复游历的愿望。
接下来的“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则强调了眼前山水之独特,与其他山水相比,有着不同的韵味。这里的“韶景和”可能指的是景色中的和谐与平静。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一句,则描绘了一种险峻的建筑物与流水相接的壮观之景,给人一种动感和力量感。“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则细致地刻画了楼旁树木繁茂、藤蔓缠绕的情形。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这两句写出了水质的清澈和鱼儿在水中的欢畅,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宁静与喜悦。
然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也产生了一些感伤。"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这两句表达了即使景色美好,心中却难免生出一些无端的忧思和感慨。而“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以及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致,却无法与之共享所产生的孤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