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州以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二首(其一)
清 · 林则徐
漫将羞涩笑羁臣,此日中原正患贫。
鸿集未闻安草泽,鹃声疑复到天津。
纷看绢树登华谷,恐少缁流度羽巾。
还外蚨飞长不返,问谁夜气识金银。
鸿集未闻安草泽,鹃声疑复到天津。
纷看绢树登华谷,恐少缁流度羽巾。
还外蚨飞长不返,问谁夜气识金银。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壶州以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二首(其一)》。诗中以“漫将羞涩笑羁臣”开篇,表达了对羁旅之人的同情与关怀。接着,“此日中原正患贫”一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贫困状况,流露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
“鸿集未闻安草泽,鹃声疑复到天津”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鸿雁未能安定于草泽,杜鹃的啼声似乎又传到了天津,暗喻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接下来,“纷看绢树登华谷,恐少缁流度羽巾”描绘了社会上各种复杂的现象,绢树登高,缁流(指僧侣)度羽巾,象征着社会的浮躁与变化,同时也隐含了对道德沦丧的担忧。
最后,“还外蚨飞长不返,问谁夜气识金银”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蚨飞(蚨,古代货币单位,这里借指金钱)在外,难以回归,夜晚的空气中仿佛能辨识出金银,暗示了社会的贪婪与不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