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见志诗二首(其二)赏析

见志诗二首(其二)

汉 · 仲长统
大道虽夷,见几者寡。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
百虑何为,至要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抗志山西,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鉴赏

此诗《见志诗二首(其二)》由汉代学者仲长统所作,其文辞深邃,寓意深远,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

“大道虽夷,见几者寡。” 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道路虽然平直,但能洞察先机、把握时机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句诗以大道比喻人生之路,以“见几”象征预见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能够准确判断和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顺应自然、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没有不好的;适应事物的本性,也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意志与外界环境相融合的追求。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 这句话描述了历史的曲折与复杂,如同细小的琐事一样难以捉摸。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道路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百虑何为,至要在我。” 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面对众多的忧虑和困扰,真正关键的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至要在我”,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我,强调了个人内在力量的重要性。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排遣愁绪和忧虑的独特见解。他建议将愁绪寄托于高远的天空,将忧愁埋藏于深深的地下,以此来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宁静。这种超脱世俗、寄情于空灵之境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这句话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传统经典和高雅文化的忽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这里使用了“百家”作为泛指,意味着各种思想和学说的混杂。诗人提出,应当从这些杂乱的思想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就如同从火中提取精华一般,强调了筛选和提炼知识的重要性。

“抗志山西,游心海左。” “抗志”意为高远的志向,“山西”和“海左”则分别代表了北方和东方,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元气”比作航行的船只,将“微风”比作操控船只的方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力量的渴望,以及对驾驭自己命运的决心。

“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翱翔、不受拘束的精神境界。他希望像鸟儿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体现了诗人对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综上所述,《见志诗二首(其二)》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由、和谐、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词语解释

敖翔的意思:亦作“ 敖详 ”。遨游飞翔。《隶释·汉故民吴仲山碑》:“事长接幼,出入敖详。”《后汉书·仲长统传》:“元气为舟,微风为柂。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施无有而宅神,永太清乎敖翔。”...

百虑的意思: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 唐 杜甫 《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明 刘基 《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 清 吴嘉纪 《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百家的意思:◎ 百家 bǎijiā(1) [various families]∶指许多人家、家族或家庭(2)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inkers]∶各种学术流派(原指春秋战国时代的各种思想流派)焚百家之言。——汉· 贾谊《过秦论》...

大道的意思:◎ 大道 dàdào(1) [brood road]∶宽阔的道路(2) [correct reason]∶正确的道理合于大道...

地下的意思:[释义](名)地面上。 [构成]偏正式:地(下 [例句]地下堆着许多书。(作主语)[反义]天上...

风雅的意思:◎ 风雅 fēngyǎ(1) [elegant;refined]∶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举止风雅(2) [of poems;literary pursuit]∶《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古来的意思:◎ 古来 gǔlái[since time immemorial] 自古以来古来如此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寄愁的意思:寄托愁思。《后汉书·仲长统传》:“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两乡风月,万里江山,脩路为下泣之思,长天非寄愁之所。”...

见几的意思: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抗志的意思:(1).高尚其志。《六韬·上贤》:“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宋 曾巩 《筠州学记》:“而搢绅之徒,抗志於强暴之间。”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白乐天 抗志辞荣,似知道者。” 章炳麟 《辨诗》:“自 王粲 以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2).指高尚的志向。《晋书·夏统传》:“其人循循,有 大禹 之遗风, 太伯 之义让, 严遵 之抗志, 黄公 之高节。” 明 何景明 《六子诗·李户部梦阳》:“抗志冀陈力,危言获罪愆。”...

埋忧的意思:谓排除忧愁。《后汉书·仲长统传》:“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宋 陆游 《夜梦从数客作诗得游字》:“有酒不谋州,能诗自胜侯。但须绳繫日,安用地埋忧。”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诗:“天地埋忧毕,舟车祖道频。”...

灭弃的意思:毁灭抛弃。 汉 仲长统 《述志》诗:“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

叛散的意思:背弃。散乱。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真措毫笔,委曲宛转不叛散。”...

绕绕的意思:◎ 绕绕 ràorào(1) [winding]∶弯曲缠绕的样子(2) [entangled]∶纠缠的样子...

任意的意思:◎ 任意 rènyì[wantonly;arbitrarily;willfully] 任随其意,不受约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容冶的意思:(1).容貌美艳。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大妇舒綺絪,中妇拂罗巾,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屈原 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宋玉 体貌容冶,见遇俳优。”(2).指对面容的修饰。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 相如 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3).谓游乐。《后汉书·仲长统传》:“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山西的意思:◎ 山西 Shānxī[shanxi province] 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旧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30万,省会太原。全省处于黄土高原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铝、铜等亦丰。采煤,采铜、铝、钢铁,电力为该省工业的支柱。晋南为商品粮产区,铁路交通发达,总长有2千多公里...

适物的意思:谓适应事物特性。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一:“臣闻适物之技,俯仰异用;应事之器,通塞异任。”《晋书·文苑传·李充》:“见形者众,及道者尟,不覿千仞之门而逐适物之迹,逐迹逾篤,离本逾远。”...

太清的意思:(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

天上的意思: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微风的意思:(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委曲的意思:◎ 委曲 wěiqū(1) [winding;tortuous]∶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2)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事情的经过;底细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告知委曲(3) [stoop] ∶屈身折节委曲从俗...

五经的意思:[释义](名)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构成]偏正式:五(经 [例句]古人读书是以诵五经为主的。(作宾语)五经指五种典藉。(作主语)[同音]五京...

无可的意思:(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

无非的意思:◎ 无非 wúfēi[nothing but;only;no more than;simply] 不外;没别的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心海的意思:指心。以思绪翻滚如海之扬波,故称。《楞伽经》卷一:“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不断。” 巴金 《发的故事》:“可是他的话却把我心海里的波涛激起来了。”...

元气的意思:◎ 元气 yuánqì(1) [chaos]∶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2) [spirit]∶精神;精气(3) [vitality;vigor]∶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元气大伤...

杂碎的意思:◎ 杂碎 zásuì[chopped cooked entails (of sheep or oxen)] 牛、羊内脏做成的熟食;繁杂琐碎;比喻心肠我看他没安好杂碎...

至要的意思:(1).事理或学问的要旨、要诀。《商君书·农战》:“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不待刑罚而民致死。”《后汉书·仲长统传》:“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晋书·许迈传》:“时 南海 太守 鲍靚 隐跡潜遁,人莫之知。 迈 乃往候之,探其至要。”(2).紧要;极其重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又言七日奏请青词,尤为至要。”...

纵意的意思:◎ 纵意 zòngyì[unscrupously;wantonly;wilfully] 肆意,随心所欲地纵意高谈。——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