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刘寺展绣亭上与尤延之久待京仲远不至再相待于灵芝寺赏析

刘寺展绣亭上与尤延之久待京仲远不至再相待于灵芝寺

宋 · 杨万里
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
东省三同舍,山行何用约。
也复相丁宁,彼此拨忙著。
清晨到刘寺,寸步辄倚薄。
望君久未来,细意拣岩壑。
上到展绣亭,聊复休倦脚。
回览西湖天,向我怀中落。
山幽人转孤,境胜情反恶。
昔贤愿独往,对影谁与乐。
或者欣群游,避喧那可却。
我随梁溪叟,觞次饶驩谑。
坐无山浦翁,谈间顿萧索。
斜阳更待渠,小向灵芝泊。

注释

南山:南山,指代某座著名的山。
十日菊:盛开十日的菊花。
秋酌:秋天饮酒。
前诺:先前的约定。
东省:指代某个东部省份。
三同舍:三位旧同事。
丁宁:叮嘱。
拨忙:抽出忙碌的时间。
刘寺:一座寺庙。
寸步:每一步。
岩壑:山中的沟壑, 指代美景。
展绣亭:一个亭子。
聊复:姑且。
西湖天:西湖的天空。
怀中落:仿佛落入心中。
山幽:山林幽深。
孤:孤独。
昔贤:过去的贤人。
独往:独自游赏。
群游:与众人一起游玩。
避喧:避开喧闹。
梁溪叟:梁溪的老者。
觞次:饮酒时。
山浦翁:一位老朋友。
萧索:冷清。
灵芝泊:灵芝湖边停泊。

翻译

南山盛开十日菊,秋天饮酒已有约定。
在东省任职的旧友,山行无需再相约。
我们也相互叮咛,忙碌中抽出时间来赴约。
清晨来到刘寺,每一步都轻盈而近。
期盼你长久未至,我细心挑选美景等待。
登上展绣亭,暂且歇息疲惫的脚步。
回望西湖天空,仿佛落入我胸怀。
山林幽深我更显孤独,美景虽好心情却变糟。
古人向往独自游赏,对着身影又有何乐。
或许会欣喜群游,但避开喧嚣又怎能拒绝。
我跟随梁溪老者,举杯间笑声不断。
可惜没有山浦翁,谈笑间气氛顿时冷清。
夕阳等待着我们,暂且停泊在灵芝处。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山十日菊时的愉悦心情,及与友人尤延之等人的约定。开篇即写“秋酌有前诺”,表明诗人与朋友间曾有过饮酒赏菊的美好回忆和承诺。接着,“东洞三同舍”、“山行何用约”则透露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相约共游。

“也复相丁宁,彼此拨忙著”一句,表达了朋友间互相关心、提醒对方不要忘记这份情谊。诗人在清晨到访刘寺时,每一步都感到依恋不舍,“寸步辄倚薄”,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望君久未来,细意拣岩壑”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期盼,希望朋友能早日到来,一起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至于展绣亭,上下游玩后也只是暂时休息,“聊复休倦脚”,表明即便是停歇,也不过是为了继续前行。

“回览西湖天,向我怀中落”一句,通过对比西湖的辽阔与诗人自己胸中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景致的珍视。随后,“山幽人转孤,境胜情反恶”,则是诗人在自然中体会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这种孤独并非悲哀,而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昔贤愿独往,对影谁与乐”表达了古圣先贤也曾独自一人前往山水之间寻找精神寄托。诗人或许也有这样的向往,想要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

接下来的“或者欣群游,避喧那可却”,则是诗人对集体旅游的态度,似乎更倾向于避开喧嚣,寻求一份宁静。

“我随梁溪叟,觞次饶驩谑”中,“梁溪叟”可能指的是隐逸之士,而“觞次饶驩谑”,则是诗人与之相处时的闲适自如。至于坐无山浦翁谈间顿萧索,则是在描写另一位高僧或隐者,与诗人对话时的气氛。

最后,“斜阳更待渠,小向灵芝泊”一句,表明诗人在斜阳之下,又一次等待着朋友到来,而“小向灵芝泊”,则是对这次等待的一个小小的前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可贵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