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赏析

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

宋 · 李洪
西山爽气压城闉,携客登高日未晡。
稚子已谙撑舴艋,老夫羞更插茱萸。
文章不进空黄妳,生计无多问木奴。
贫病偏愁秋欲雨,异乡白尽遂良须。

拼音版原文

西shānshuǎngchéngyīnxiédēnggāowèi

zhìānchēngměnglǎoxiūgèngchāzhū

wénzhāngjìnkōnghuángshēngduōwèn

pínbìngpiānchóuqiūxiāngbáijìnsuìliáng

注释

西山:指代西部的山峰。
爽气:清爽的气息。
城闉:城墙。
携客:带着客人。
日未晡:太阳尚未下山。
稚子:小孩子。
舴艋:小舟。
老夫:我(指诗人)。
羞更:感到羞愧或不愿。
茱萸:古代重阳节佩戴以避邪的植物。
文章:这里指写作。
不进:停滞不前。
空黄妳:徒然叹息时光流逝(‘空’字有虚度之意,‘妳’音nǐ,古时对时光的称呼)。
生计:生活来源。
木奴:指树木,古人认为树木可以提供木材和果实作为生活资源。
秋欲雨:秋天即将下雨。
异乡:他乡。
白尽:形容胡须变白。
遂良须:因此让胡须显得更加苍白。

翻译

西山清新的气息压过了城墙,我带着客人登山,太阳还未落山。
孩子们已经熟悉了划小舟,我这老者却羞于再佩戴茱萸。
写作停滞不前,徒然叹息时光流逝,生活贫困无多,只能依靠树木谋生。
贫穷疾病中我尤其忧虑秋天将要下雨,身处异乡,胡须都因忧愁而变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登上西山,享受清新的空气,在未到正午时分便已携手登高。诗中提及稚子已经懂得撑舡,老人却羞于再去插种树木,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无多计较的淡然。文章不进,则空坐黄昏,对未来没有期待,只是在贫病交加之时,更为秋雨所烦恼。在异乡作客,白发已尽,却仍须等待良辰美景。

诗人通过这场景和心境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时间、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