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赏析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宋 · 吴则礼
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馀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注释

我:诗人自己。
以:用。
无:没有。
作:表达。
语:言语。
刊:刻画。
彼:那。
月面背:月亮的背面。
遣:比喻。
似:像。
吕南:泛指名山,这里可能指吕梁山。
山:山脉。
未:不必。
要:需要。
馀子:其他人。
平生:一生。
太玄:过于深奥。
雄:宏大。
犹:仍然。
一语:一句话。
只:仅仅。
怜:可惜。
粥饭:日常生活。
和:与。
已:已经。
复:再。
不惊怪:不再感到惊讶。

翻译

我用沉默代替言语,刻写在月亮的背面。
就像南山的景色,无需向他人详细解说。
我一生追求深奥的学问,但仍有一句话留存。
只感叹日常饮食的平凡,已经不再感到惊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开篇“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与世俗功名利禄保持距离,只是静观月亮而已。"遣似吕南山,未要馀子会"中,吕南山可能是虚构的地方,未要馀子的“会”字有聚集的意思,诗人通过这种比喻,强调自己不愿参与世间纷争和忙碌。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显示了诗人的高洁个性和对哲学思想的追求,即便是平凡的一生,也仍旧保有超脱尘俗的一丝高远志向。最后两句“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心态。

整首诗通过月亮、山脉等自然元素,以及对平淡生活的体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哲学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