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叔双封堂
素发迎将两翁媪,彩衣罗拜几郎娘。
传看瑞草文犀轴,笑捧金花古锦囊。
我亦同君预荣幸,追怀风树涕淋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郭惠叔双封堂的盛况,展现了浓厚的家庭温情与家族荣耀。开篇“渊源忠孝出汾阳”,点明了郭氏家族的渊源和忠孝传统,源自汾阳这一地名,暗示了家族历史的悠久与深厚的道德根基。
接着,“天子嘉之畀宠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朝廷对郭氏家族的嘉奖与恩宠,通过“畀宠光”的使用,展现了皇家赐予的荣耀与尊贵。
“素发迎将两翁媪,彩衣罗拜几郎娘”描绘了家庭成员迎接长辈的场景,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被恭敬地迎接,年轻一代则身着鲜艳的衣物,排列整齐地向长辈行礼,体现了家族中长幼有序、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传看瑞草文犀轴,笑捧金花古锦囊”则展示了家族中珍藏的珍贵物品,如瑞草、文犀轴、金花古锦囊等,这些物品不仅代表了家族的财富与地位,更象征着家族的荣誉与传承。
最后,“我亦同君预荣幸,追怀风树涕淋浪”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因能参与这样的盛事而感到荣幸,并借此机会回忆起家族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泪水,流露出对家族深厚情感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郭氏家族在皇恩加身下的荣耀时刻,以及家族内部和谐、尊重传统、重视亲情的美好氛围,是一首充满温馨与敬意的佳作。
词语解释
彩衣的意思:(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2).谓孝养父母。 唐 ...
宠光的意思:(1).谓恩宠光耀。《左传·昭公十二年》:“ 夏 ,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昭子 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心事难平,宠光易满,万世之长,一朝之短。”(2).谓光临,光顾。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他説相公屡次宠光我家,十分钦敬。”...
传看的意思:传递着观看。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瑠璃。” 宋 欧阳修 《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闻説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汾阳的意思:(1). 汾水 之北地区。 春秋 时属 晋 。《国语·晋语二》:“中大夫 里克 与吾矣,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2).犹 汾 射 。《晋成帝哀册》:“韵隆 汾阳 ,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黄屋实不殊於 汾阳 即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阳 ,劳疑神於 藐射 。”...
风树的意思:《韩诗外传》卷九:“ 皋鱼 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后因以“风树”为父母死亡,不得奉养之典。《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晒风树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远之情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饌,尚当泣感风树,忧思无穷。”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寺丞黄正宾授承德郎母王氏赠安人制》:“母仪邈矣,永怀风树之凄凉。”...
古锦的意思:(1).年代久远的锦缎。(2).见“ 古锦囊 ”。...
怀风的意思:(1).苜蓿的别名。《西京杂记》卷一:“ 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为怀风。 茂陵 人谓之连枝草。”(2).犹临风。 晋 左思 《魏都赋》:“篁篠怀风,蒲陶结阴。” 北齐 萧牧 《咏竹》:“怀风枝转弱,防露影逾浓。”(3).琵琶名。 南朝 齐 王融 《咏琵琶》:“抱月如可明,怀风殊復清。” 陈后主 孔贵嫔 因以“怀风”名琵琶。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琵琶》:“ 陈后主 孔贵嬪 琵琶名怀风。”...
锦囊的意思:(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金花的意思:(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
淋浪的意思:(1).流滴不止貌。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沉璟 《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 柳亚子 《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2).沾湿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
罗拜的意思:◎ 罗拜 luóbài[from a line around a person to pay homge] 罗列而拜。围绕着下拜相与罗拜而去。——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荣幸的意思:[释义](形)光荣而幸运。 [构成]并列式:荣+幸 [例句]荣幸地入选。(作状语)[同义]幸运...
瑞草的意思:古代以为吉祥之草,如灵芝、蓂荚之类。或称仙草。《尔雅·释草》“苬,芝” 晋 郭璞 注:“芝,一岁三华,瑞草。” 郝懿行 义疏:“﹝ 郭 注﹞葢沿时俗符命之陋,以神芝为瑞草。” 唐 卢纶 《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宋 朱敦儒 《木兰花慢》词:“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我我我也曾在 蓬莱山 偷摘了瑞草。我我我也曾在天宫闹了蟠桃。” 明 袁中道 《月夜过湖》诗之二:“蓼花皆瑞草,何敢问香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
素发的意思:白发。 晋 潘岳 《秋兴赋》:“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领。” 北魏 宗钦 《赠高允》诗:“素髮掩玄,枯颜落蒨。”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流年催素髮,不觉映华簪。”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积忧患。”...
天子的意思:[释义](名)旧时指国王或皇帝。 [构成]偏正式:天(子 [例句]天子脚下。(作定语)...
文犀的意思:有纹理的犀角。《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韦昭 注:“文犀,犀之有文理者。”《后汉书·马援传》:“及卒后,有上书譖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之一:“文犀亦有通灵角,天上龙彲尽可攖。”...
翁媪的意思:老翁与老妇的并称。亦指年老的父母。《梁书·武帝纪上》:“遂使阉尹有翁媪之称, 高安 有法 尧 之旨。” 宋 陆游 《道上见村民聚饮》诗:“家家了租税,春酒寿翁媪。”《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阴险狡猾的 白骨精 ,先是变成天真的少女,后又扮做可怜的翁媪。”...
犀轴的意思:(1).用犀角制的书画卷轴。 元 虞集 《为汪华玉题<长江万鸦图>》诗:“香奩犀轴见者稀,谩録餘情示来者。”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宣和 书画剜犀轴,丹漆礼器沦牛溲。”(2).即犀角带。 明 李东阳 《孔以和墓志铭》:“丙申给誥命,有司以二品例授犀轴。”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家庆》:“喜颁来天上,凤誥犀轴。”参见“ 犀角带 ”。...
迎将的意思:(1).犹迎接。《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2).犹迎送。语出《淮南子·诠言训》:“圣人无思虑,无设储,来者弗迎,去者弗将。” 高诱 注:“将,送也。” 宋 朱熹 《次刘彦集木樨韵》之二:“定观极知先透彻,通心岂是故迎将。”...
渊源的意思:◎ 渊源 yuānyuán[source;origin] 源流,本原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事物渊源...
忠孝的意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追怀的意思:◎ 追怀 zhuīhuái[bring to mind] 回想;追忆追怀往事...
古锦囊的意思:用年代久远的锦缎制成的袋。《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及暮归,足成之。”亦省作“ 古锦 ”。专指贮诗之袋。 宋 韩维 《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诗:“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乾。” 樊增祥 《再示儿辈》诗:“雅人深致循良事,都被先生古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