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诸友乌石山登高,用十研老人韵二首(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他乡九日共探幽,塔影岚光一望收。
树色遥连烟市瞑,雁声高叫海门秋。
芙蓉四面摽仙掌,霹雳千年护石头。
吊古不须怀薛老,残碑断碣满山邱。
树色遥连烟市瞑,雁声高叫海门秋。
芙蓉四面摽仙掌,霹雳千年护石头。
吊古不须怀薛老,残碑断碣满山邱。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重阳节一同游历乌石山的景象。首联“他乡九日共探幽,塔影岚光一望收”写出了在异乡过重阳节,大家一同探寻幽深之处,山中的塔影和雾气在眼前一览无余,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自然景观。
颔联“树色遥连烟市瞑,雁声高叫海门秋”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远处的树木与朦胧的城市相接,随着暮色降临,更显静谧;而高飞的大雁在海边发出哀鸣,增添了秋天的萧瑟之感。
颈联“芙蓉四面摽仙掌,霹雳千年护石头”运用比喻,将芙蓉花比作仙掌,形容其密集而壮观,又以“霹雳千年护石头”象征山石的坚固,寓意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
尾联“吊古不须怀薛老,残碑断碣满山邱”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不必过于追忆古人薛老,因为满山的残破碑碣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重阳登高的风俗,以及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沉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