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仰之上人之广陵赏析

送仰之上人之广陵

明 · 王醇
春寒衲一层,片笠挂青藤。
相别每怜客,不归何异僧。
津遥投夕雨,波浅晕舟灯。
欲倩传双泪,柴门到未曾。

拼音版原文

chūnháncéngpiànguàqīngténg

xiāngbiéměiliánguīsēng

jīnyáotóuqiǎnyūnzhōudēng

qiànchuánshuānglèicháiméndàowèicé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送仰之上人之广陵》描绘了春天送别友人的情景。首句“春寒衲一层”写出了早春时节的微凉,上人穿着厚实的衲衣抵御春寒。次句“片笠挂青藤”则通过一顶挂着青藤的斗笠,展现出上人朴素的形象和旅途的简朴。

“相别每怜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同情与不舍,每次分别都让人心生怜悯。而“不归何异僧”则暗示了上人即将踏上长久的旅程,如同出家之人般远离尘世,这使得他的离去显得尤为特别。

“津遥投夕雨,波浅晕舟灯”描绘了上人在傍晚时分乘船远行,雨水打湿了道路,江面泛起微微波纹,只有舟灯在暗夜中摇曳,增添了离别的凄清氛围。

最后两句“欲倩传双泪,柴门到未曾”,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托付泪水随友人而去的心愿,但直到此刻,柴门依旧未见归人,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具有鲜明的离别意象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不归的意思:(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柴门的意思:◎ 柴门 cháimén[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春寒的意思:◎ 春寒 chūnhán[cold spell in spring]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春寒料峭冬暖易春寒...

寒衲的意思:(1).单薄的僧衣。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七:“不学白云巖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2).代指贫苦僧人。 清 姚鼐 《同禹卿拙斋登木末楼》诗:“故交纵荡情忘老,寒衲逢迎语亦稀。”...

何异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一党专制。”...

未曾的意思:[释义](副)不曾,没有(“曾经”的否定)。 [构成]偏正式:未(曾 [例句]未曾有过。(作状语)...

相别的意思:谓彼此分别。 宋 苏轼 《和子由宿逍遥堂》序:“﹝余﹞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庞老人 ﹞请众老人吃些酒食,各人相别。”闹别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他势压朝班,威倾京国,你却与他相别;只怕他转日迴天,那时须有个决裂。” 钱南扬 校注:“别,即闹别扭之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