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通州署中杂兴四首(其三)赏析

通州署中杂兴四首(其三)

明 · 王世贞
似闻天地厌纵横,幕府秋閒白羽声。
一啸玉关回万马,长驱沧海失千鲸。
清时岂少安危计,薄禄谁论去就名。
好买吴船春水发,向来农圃未须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通州署中杂兴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战略意味的画面。首句“似闻天地厌纵横”,暗示了当时社会对频繁战争的厌倦,暗含着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幕府秋閒白羽声”描绘了幕僚们在秋日闲暇中听到的号令之声,可能象征着军事决策的冷静与从容。

“一啸玉关回万马”展现了壮志豪情,想象一位领导者的一声呼啸能召回边关的万千兵马,显示出强大的指挥力。“长驱沧海失千鲸”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气势,以大海和鲸鱼比喻敌人的庞大势力,表达出消灭强敌的决心。

“清时岂少安危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的忧虑,即使在太平时期,也不能忽视安全策略的制定。“薄禄谁论去就名”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在选择仕途时不应过分看重个人的荣辱。

最后两句“好买吴船春水发,向来农圃未须轻”寄寓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建议人们不必轻易放弃农耕生活,即使在官场,也要关注民间疾苦,体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战争与和平、功名与民生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