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
宋 · 梅尧臣
京兆外郎称善书,当时相与集江都。
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如珊瑚。
自兹乖隔三十载,始驾吾乡别乘车。
吾乡素誇紫毫笔,因我又加苍鼠须。
最先赏爱杜丞相,中间喜用蔡君谟。
尔后仿传无限数,州符县板仍抹涂。
鼠虽可杀不易得,猫口夺之烦叱驱。
若君字大笔亦大,穿墉琐质无长胡。
君到官,治事馀。
呼诸葛,试问渠。
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如珊瑚。
自兹乖隔三十载,始驾吾乡别乘车。
吾乡素誇紫毫笔,因我又加苍鼠须。
最先赏爱杜丞相,中间喜用蔡君谟。
尔后仿传无限数,州符县板仍抹涂。
鼠虽可杀不易得,猫口夺之烦叱驱。
若君字大笔亦大,穿墉琐质无长胡。
君到官,治事馀。
呼诸葛,试问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京兆:古代行政区名,指长安附近地区。外郎:官职名,此处指擅长书法的官员。
江都: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藤纸:用藤皮制成的纸张。
长钩细画:形容字迹精细如珊瑚般美丽。
紫毫笔:以紫毫为笔头的毛笔,珍贵。
苍鼠须:形容笔毛的颜色像鼠须,可能指毛色深黑。
杜丞相:指唐代宰相杜佑。
蔡君谟:北宋书法家蔡襄。
州符县板:州府和县衙的官方文书。
翻译
京兆的官员以擅长书法闻名,那时大家聚集在江都一同欣赏。每天都有人拿着藤纸争着要他书写,他的字犹如珊瑚般细致入微。
从那以后,我们分离了三十年,我首次乘坐家乡的车回到这里。
我的家乡一直以紫毫笔自豪,因为我的归来又增添了苍鼠须的特色。
最初是杜丞相赞赏,接着蔡君谟也喜欢使用,随后模仿者众多。
州府和县衙的公文上,他的字迹被不断模仿和涂抹。
虽然老鼠容易捕获,但要从猫口中夺走却很麻烦,需要呵斥驱赶。
如果你的字如你的笔一样大,笔形粗犷,没有修长的笔尖。
你到任后,在处理公务之余,可以呼唤诸葛亮,询问他的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诗中描述了友人杜君懿书法技艺高超,他的字迹如同珊瑚般美丽,引得众人争相收藏。诗人回忆起他们多年前在江都相聚的情景,感叹时间流逝,如今杜君懿已升任屯田通判,带着家乡特产的紫毫笔和苍鼠须笔赴任。这些笔曾被多位名士欣赏,包括杜甫和蔡襄,后来更是被广泛仿制。
诗中提到,虽然获取好笔不易,人们甚至会通过驱赶猫来保护它们。诗人对杜君懿的字迹也有评价,认为其字大笔劲,但不失稳健,不像某些人字大而轻浮。最后,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询问杜君懿,到了新任上,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忙于书法。
整首诗通过书法这一媒介,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杜君懿仕途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