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啸麓以山游诗急足索和次均率答(其一)
山沉雪浪千皴里,诗在烟痕一抹间。
拾级喜闻寒豹吠,寻题生笑秃毫孱。
游神火马何穷事,说与髡枝总厚颜。
词语解释
何穷的意思:无穷,无数。 唐 杜牧 《柳》诗:“日落水流西復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唐 李郢 《鹅儿》:“腊后閒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厚颜的意思:◎ 厚颜 hòuyán[shameless] 厚脸;不知羞耻...
火马的意思:以火惊之,使冲敌阵的马。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火马火猱》:“火牛、燧象二事,人所共知也。《后汉书》:‘ 杨璇 为 零陵 守,贼攻郡县, 璇 乃制马车数十,以囊盛石灰於车上,繫布索於马尾,将马居车前,顺风鼓灰,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尽突贼,遂破之。’则又有用火马者。”...
几阁的意思:亦称“ 几格 ”。橱架。《汉书·刑法志》:“文书盈於几阁,典者不能徧睹。” 唐 韦应物 《燕居即事》诗:“几阁积羣书,时来北窗閲。” 宋 林逋 《赠当涂朱仲敏》诗:“高闲几格图书畔,冷澹门庭树石中。” 元 邵亨贞 《红林檎近·水邨冬景》词:“几格横素帙,屏壁澹烟峦。”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 汉 初 萧何 定律九章,到 武帝 时……法令繁多,盈于几阁,给官吏以上下其手的方便。”...
腊尾的意思:农历年末。 宋 宋祁 《守岁》诗:“夜寒穷腊尾,春色併年初。” 清 张问陶 《梅花》诗:“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神火的意思:犹灵火。 南朝 梁简文帝 《咏萤》:“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赵朴初 《访波罗奈城》诗之三:“此姓由来沦贱役,谁知神火有传薪。熊熊河岸焚身处,赫赫宫墙虎作閽。”自注:“亡者之家,遵教俗火化遗体,投骨灰于 恒河 ,火种则取于一旃陀罗姓之家。”...
拾级的意思:◎ 拾级 shèjí[ascend step by step]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我们拾级而上,登上了顶峰◎ 拾级 shíjí[mount up a flight of steps] 逐级登阶拾级而上...
秃毫的意思:脱毛的笔。 宋 范成大 《朋元见寄二绝次其韵》之二:“不惜狂言棖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兄弟相看覊旅日,秃毫短烛写残诗。”...
文移的意思:文书,公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 李贤 注:“《东观记》曰:‘文书移与属县’也。” 宋 王安石 《东流顿令罢官阻风示文答以四句》:“令尹犀舟失去期,憮然凭几占文移。”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我急急忙忙取得文移,趲程途不敢耽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嗣后本章禀奏以及文移书启,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
雪浪的意思:(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2).指鲜白的茶水。 宋 黄庭坚 《西江月·茶》词:“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甌雪浪翻。”(3).扬起的积雪。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六匹马掀起一阵阵雪浪,急急地在山间前进。”(4).指雪浪石。 宋 苏...
烟痕的意思:亦作“烟痕”。1.淡烟薄雾。 清 汪煚 《秦淮秋柳》诗之二:“拂地西风起 白门 ,几枝寒碧衬烟痕。”《花月痕》第十一回:“又值夕阳西下,暮靄微生,花气空濛,烟痕淡沱, 小岑 等三人游 秋萃堂 去了。”(2).指香炉烟缕。 高燮 《卷窝吟》:“吟啸一炉香,静对烟痕裊。”(3).谓鸦片膏污染的痕迹。《黑籍冤魂》第十七回:“那烟具真要好笑,一支毛竹的烟枪,装个极粗恶的烟斗,烟痕堆积,也看不清是铜的、瓦的、窰货的。”《黑籍冤魂》第二一回:“斯是烟室,惟烟气馨。烟痕黏手黑,灰色透皮青。”...
一抹的意思:(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宋 陆游 《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 王西彦 《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
游神的意思:(1).犹游心。《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汉 冯衍 《说邓禹书》:“诚少游神乎经书之林,驰情乎玄妙之中。” 宋 苏辙 《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二:“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渊默,灼见羣臣之情;运智密微,阴扶圣母之断。” 明 梁辰鱼 《江东白苎·效沉青门唾窗绒体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迹于醉乡;逸气不伸,常游神於花阵。”参见“ 游心 ”。(2).巡游之神;游荡之鬼。 清 尤侗 《西堂杂俎·瑶宫花史小传》:“ 王母 闻其以腴词赠答,切责之,命游神巡察,不许私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