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馀
唐 · 姚合
病童随瘦马,难算往来程。
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
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
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
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
注释
病童:生病的孩子。瘦马:体弱无力的马。
往来程:来往的路程。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僧相送:僧人送行。
河桥:河边的桥。
酒滞行:因酒而脚步迟缓。
足愁:脚下的忧虑。
无道性:无法施展的天性。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会人情:懂得人情世故。
羁穷:困顿的生活。
同居不出城:共同居住但不离开城市。
翻译
病弱的孩子骑着瘦弱的马,难以计算行进的路程。在野外的寺庙里,僧人送他出门,河边的酒却让他步履蹒跚。
脚下的忧虑源于无法施展的天性,长期在外的人懂得人情世故。
怎样才能摆脱这困顿的生活,让我们能一起居住却不离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分别之际的感慨与孤独。"病童随瘦马,难算往来程"一句,以一个生病孩子和瘦弱马匹作为比喻,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计算的长短。"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则写出了旅人在离别时受到了野寺中僧人的送别,以及因着思念而停留饮酒的情景。诗中表达了旅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路程的困惑。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两句,抒写了旅者的内心忧虑,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排遣,以及长时间漂泊间接触到的各种人情世故。最后"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则是诗人表达了在无奈中寻找安慰的思想,虽然处境艰难,但仍旧选择与亲朋好友共同生活,不愿意离开这座城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刻画,展现了古人游子对家乡、亲情以及未来的深切思念和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