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守凤山邀饮龙泉寺手谈
明 · 区元晋
是处名山可遍求,况联五马共遨游。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陶太守与五位友人在龙泉寺手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和文人雅集的氛围。
首句“是处名山可遍求”,开篇即以“名山”点出环境之幽美,暗示了陶太守与友人们游历名山大川的雅兴。接着“况联五马共遨游”一句,不仅写出了众人乘马出游的情景,更体现了他们作为官员的尊贵身份和闲适心境。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阳光透过稀疏的松树洒在榻上,仿佛金色的溪流;细竹在轻烟中摇曳,翠绿的竹叶沾湿了衣裳。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风光的清丽,也暗示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的静谧与神秘。高高的阁楼里,僧侣寥寥,只有潺潺的泉水声与之相伴,而水面上似乎有龙腾起,其光芒如同玉石般闪烁,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在西边的廊下,众人欢笑着下棋,月光洒满了僧人的袈裟,但似乎还意犹未尽,局未结束。这不仅表现了文人雅集的愉悦与忘我,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寺庙、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雅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