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悯旱诗赏析

悯旱诗

明 · 朱瞻基
亢阳久不雨,夏景将及终。
禾稼纷欲槁,望霓切三农。
祠神既无益,老壮忧忡忡。
灊粥不得继,何以至岁穷。
予为兆民主,所忧与民同。
仰首瞻紫微,吁天抒精忠。
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
施霖贵及早,其必昭感通。
翘跂望有淹,冀以苏疲癃。

拼音版原文

kàngyángjiǔxiàjǐngjiāngzhōng

jiàfēngǎowàngqièsānnóng

shénlǎozhuàngyōuchōngchōng

qiánzhōuzhìsuìqióng

wèizhàomínzhǔsuǒyōumíntóng

yǎngshǒuzhānwēitiānshūjīngzhōng

tiānzàirěnmínguān

shīlínguìzǎozhāogǎntōng

qiàowàngyǒuyānló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瞻基在明朝时期目睹旱灾严重,百姓期盼降雨的困境。诗中"亢阳久不雨"直接反映了干旱的严峻,"禾稼纷欲槁"则形象地展现了田地里的作物因缺水而枯黄的景象,农民们"望霓切三农"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诗人深感民众疾苦,"祠神既无益"表达出对祈雨仪式无效的无奈,"老壮忧忡忡"体现出无论老少都笼罩在忧虑之中。生活的艰难使得"灊粥不得继",暗示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直到年终"何以至岁穷"。

作为君主,朱瞻基自比"兆民主,所忧与民同",他仰望星空,向天发出"吁天抒精忠"的呼唤,表达了对上天的深深祈求。他坚信"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即天道自然应当关注民生,不会坐视百姓疾苦。他强调"施霖贵及早",认为及时降雨是当务之急,并期待这一愿望能"昭感通",即得到上天的回应。

最后,诗人"翘跂望有淹",期盼着长久的降雨能到来,以解救"冀以苏疲癃"——那些因干旱而疲惫不堪的人民。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上天的虔诚祈求。

词语解释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忡忡的意思:◎ 忡忡 chōngchōng[worried] 忧愁烦闷的样子忧心忡忡...

发育的意思:[释义](动)生物体成熟前,机能和构造发生变化。 [构成]并列式:发+育 [例句]小孩子发育成熟。(作谓语)...

感通的意思: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小娥 立志报仇,梦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宜有别择》:“如谓委屈将顺,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其蹴踏凌侮,乃无所不至。”...

感通的意思: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小娥 立志报仇,梦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宜有别择》:“如谓委屈将顺,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其蹴踏凌侮,乃无所不至。”...

何以的意思:[释义](1) (代)〈书〉用什么。何以教我。(作状语) (2) (代)为什么。既经说定;何以变卦?(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何|以...

及早的意思:[释义](副)趁早。 [构成]动宾式:及|早 [例句]生了病要及早治。(作状语)...

精忠的意思:◎ 精忠 jīngzhōng[absolute devotion] 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精忠报国...

亢阳的意思:(1).盛极之阳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唐 孔颖达 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明史·陆树德传》:“仲夏亢阳月,宜益慎起居。”(2).形容人君骄横寡恩。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湛之时,人君未必沉溺也;旱之时,未必亢阳也。人君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旱,时气也。”《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3).指旱灾。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亢阳害苗。”《周书·于翼传》:“旧俗,每逢亢阳,祷 白兆山 祈雨。” 宋 司马光 《苦雨》诗:“今春忧亢阳,引领...

民主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没有无产阶级的民主。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既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又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纪律。参看〔民主集中制〕。 (2) (名)合于民主原则。 [构成]主谓式:民|主 [例句]作风民主。(作谓语)[反义]专制、独裁...

民瘝的意思:犹民瘼。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一:“沙草微喧雁,菰芦暗构灯。民瘝谋野得,生业媿渔能。”...

疲癃的意思:(1).曲腰高背之疾。泛指年老多病或年老多病之人。 宋 张载 《正蒙·乾称》:“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又有那真正疲癃残疾的人,他却那里有一日十二个钱来买穀。”(2).指苦难或苦难之人。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交兵》:“ 徐方 枕, 淮 夷静。疲癃拯,黎庶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 桂林 除跋扈, 梧 野起疲癃。” 钱玄同 《中山先生逝世后中...

翘跂的意思:同“ 翘企 ”。 宋 朱熹 《与颜提举札子》:“窃与一郡官吏军民同切翘跂,以俟嘉命。” 明 归有光 《上高阁老书》:“天子新即位,进用二三大臣,而明公为首,天下莫不翘跂以望明公。”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南国贤书,翘跂久矣。”...

三农的意思:(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天德的意思:天的德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

无益的意思:[释义](形)没有好处。 [构成]偏正式:无(益 [例句]不开口讲话无益于英语的学习。(作谓语)[同音]无意、无艺、无异...

夏景的意思:(1).夏日;夏昼。《梁书·刘之遴传》:“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2).夏天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新晴夏景好,復此池边地。” 唐 张乔 《送友人东归》诗:“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3).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销夏湾》诗:“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仰首的意思:◎ 仰首 yǎngshǒu[raise one’s head] 抬头,仰起头...

以至的意思:◎ 以至 yǐzhì(1) [down to;up to]∶表示延伸以至诸峰之顶。——宋· 沈括《梦溪笔谈》以至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2) [so that…,to such an extent as to ]∶表示结果她愈陷愈深以至不能自拔...

忧忡的意思:忧虑不安。语本《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辜负高人相汲引,家乡虽近转忧忡。” 清 孙枝蔚 《赠邢补庵》诗:“偶逢旧乡里,握手涕泪同。自言轻一出,为官多忧忡。”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 亚歷第二 遇害后,二十餘年间, 亚歷第三 以忧忡死。”参见“ 忧心忡忡 ”。...

吁天的意思:向天呼冤。 宋 曾巩 《酬介甫还自舅家书所感》诗:“吁天高未动,望岁了何如?”《明史·后妃传一·英宗孝庄皇后》:“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復损一目。”...

兆民的意思:古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郑玄 注:“天子曰兆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兆民所仰,美报兴焉。” 宋 范仲淹 《尧舜率天下以仁赋》:“故得兆民就日,万国慕羶。”《水浒传》第七六回:“擒拿众贼,以安兆民。”...

紫微的意思:(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