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陶(其三)赏析

和陶(其三)

宋 · 黄文雷
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
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文辞。
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
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
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
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

注释

黄河:古代中国的母亲河。
上古:远古时代。
风雅:高尚的文学和艺术风格。
降:衰落。
清风:指高尚的道德或文学风格。
沦落:衰败。
工华:表面的华丽。
工实:实质内容。
心印:作者的内心想法或作品的灵魂。
昔人:古人。
端:确实。
欺:欺骗。
恨:遗憾。
智者:有智慧的人。
卑之:对自己谦卑。

翻译

黄河水多次变得清澈,仿佛回到了远古时期。
高雅的风气已经衰落,后世很少有优美的文辞。
清风日渐消逝,世间的风气也随之败坏。
华丽的外表不等于实质,这一点我深感疑惑。
文章虽有作者的心意烙印,古人创作的原则并未欺骗我们。
只遗憾智慧的人太少,我也自愧不如他们谦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文雷的《和陶(其三)》,他以黄河的清澈比喻古代的风雅,暗示后世文辞的衰落。诗中表达了对清风雅致逐渐流失的感慨,认为现代社会风气过于追求表面华丽而忽视实质内容,对此表示怀疑。诗人引用“文章有心印”来强调作品应有真实内涵,同时惋惜当今智者稀少,自己也感到谦卑。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批评了时代的浮躁,提倡内在的修养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