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
宋 · 王之道
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年时:当年。萧寺:寂静的寺庙。
雪初晴:刚下过雪天气放晴。
闻道:听说。
君:你。
送别:离别。
秋欲去:秋天将要离去。
论交:交往,友情。
盖初倾:如盖子初开,比喻友情深厚。
帆张:扬帆。
须水:需要水。
秋潮涨:秋季涨潮。
路入:进入道路。
铅山:地名,铅山县。
晚翠:傍晚的翠绿景色。
快向:赶紧前往。
端溪:地名,端溪(砚台产地)。
吏隐:做官却选择隐居。
稳步:稳健的步伐。
上蓬瀛:登上蓬瀛洲,象征仙境。
翻译
当年冬日寺庙雪初停,听说你要来,我眼前更加明亮。送别之际又见秋意将尽,回忆往昔友情如盖初倾。
扬帆出行需趁秋潮上涨,傍晚进入铅山,满目翠色横展。
赶紧去端溪追随官吏归隐,回来时脚步稳健,直奔仙境般的蓬瀛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准备离开某地,返回家乡的场景。开篇“年时萧寺雪初晴”设置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冬日景象,通过“闻道君来眼倍明”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重视。在送别离合的氛围中,“秋欲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分别的愁绪,而“论交还感盖初倾”则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在接下来的行文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离别之情。帆船张起,水面上秋潮涌动,路经铅山时,晚霞横亘,营造了一种离去的壮阔与孤独感。
最后,“快向端溪从吏隐”表明官员急于返回自己的职责之地,而“归来稳步上蓬瀛”则描绘了归途中平和的心态及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透露出一种归隐田园、安享晚年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妙描摹,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平静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