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赏析

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

明 · 孙一元
上将元知敌,全军用伐谋。
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
天末黄云暗,海门落日愁。
朱帆开远浪,画角起中洲。
号令三军肃,妖氛指日收。
千山迎剑气,万里拥蛇矛。
风急闻哀雁,波翻骇伏虬。
舟人歌小海,幕客尽轻裘。
羽檄飞前渡,艨冲据上流。
候晴占雉尾,厌气射旄头。
马援收诸洞,留侯用一筹。
惊鳞还自溃,穷兽欲何投。
杀势奔封豕,威声走怒彪。
潜兵分部伍,归路扼咽喉。
尚诈终防变,乞降更莫留。
直须临獠穴,尽拟破蛮酋。
俘献君门喜,凯还道路讴。
将军列茅土,四海仰皇猷。

拼音版原文

shàngjiāngyuánzhīquánjūnyòngmóu

zhéchōnglínyuǎnzhàngyuèxiànánzhōu

tiānhuángyúnànhǎiménluòchóu

zhūfānkāiyuǎnlànghuàjiǎozhōngzhōu

hàolìngsānjūnyāofēnzhǐshōu

qiānshānyíngjiànwànyōngshémáo

fēngwénāiyànfānhàiqiú

zhōurénxiǎohǎijìnqīngqiú

fēiqiánméngchōngshàngliú

hòuqíngzhànzhìwěiyànshèmáotóu

yuánshōuzhūdòngliúhóuyòngchóu

jīnglínháikuìqióngshòutóu

shāshìbēnfēngshǐwēishēngzǒubiāo

qiánbīngfēnguīèyànhóu

shàngzhàzhōngfángbiànjiànggèngliú

zhílínliáoxuéjìnmánqiú

xiànjūnménkǎiháidàoōu

jiāngjūnlièmáohǎiyǎnghuángyóu

鉴赏

这首明代孙一元的《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领出征南疆的情景。首联“上将元知敌,全军用伐谋”赞扬了将军深谙敌情,善于运用智谋的战略眼光。接着,“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展现了他指挥若定,威震敌胆的气势。

“天末黄云暗,海门落日愁”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征途的艰辛和壮志。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军队行动的宏大场面,如“朱帆开远浪,画角起中洲”,以及军纪严明,“号令三军肃,妖氛指日收”。

“千山迎剑气,万里拥蛇矛”象征着将军的勇猛和所向披靡,而“风急闻哀雁,波翻骇伏虬”则渲染了战斗的激烈。诗人赞美了将军的智勇双全,以及对胜利的期待:“羽檄飞前渡,艨冲据上流”。

“候晴占雉尾,厌气射旄头”预示着天气转晴,战事将有利,而“马援收诸洞,留侯用一筹”则借典故表达了将军的策略高明。最后,诗人以“直须临獠穴,尽拟破蛮酋”表达对彻底击败敌人的决心,以及凯旋时的欢庆气氛:“俘献君门喜,凯还道路讴”。

整首诗赞美了李将军的英勇与智谋,展现了明朝边疆战争的壮丽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词语解释

部伍的意思:(1).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司马贞 索隐:“《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也。”《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元年》:“於是诸军恟惧,无復部伍,委弃器甲,所过焚掠,比至 相州 ,不復能整。”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 瑋 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輜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2).泛指军队。《南史·张敬儿传》:“部伍泊 沔口 , 敬儿 乘舴艋过 江 ,...

道路的意思:◎ 道路 dàolù[road;way;path]∶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人生道路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伐谋的意思: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一说以谋略战胜敌人。《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李筌 注:“伐其始谋也。” 杜牧 注:“敌欲谋我,伐其未形之谋。” 梅尧臣 注:“以智胜。” 王晳 注:“以智谋屈人最为上。”《汉书·息夫躬传》:“则是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 颜师古 注:“言知敌有谋者,则以事而应之,沮其所为。”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整众而身作师律,伐谋而心为战锋。”...

分部的意思:(1).谓部署,分派。《史记·平準书》:“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坚 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 唐 韩愈 《李君墓志铭》:“即詔为真御史,半岁,分部东都臺。”(2).划分区域。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尧 传于 舜 , 舜 受为帝,与 禹 分部,行治鸿水。”(3).从总部中分出的下属部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六:“第一中学是全市学界抗日协会的一分部。”...

封豕的意思:(1).大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射封豕。”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注:“封豕,大猪。”(2).比喻贪暴者。《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伯封 ﹞实有豕心,贪惏无饜,忿纇无期,谓之封豕。”《旧唐书·李密传》:“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 陈毅 《六国之行》诗:“百战驱封豕,千辛制毒龙。”(3).喻暴虐残害。《文选·扬雄<长杨赋>》:“昔有强 秦 ,封豕其士,窫窳其民。”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以喻 秦 贪婪,残食其人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孝顺帝纪上》:“郡县设令,封豕黎民。”(4)....

俘献的意思:作为俘虏而被进献。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有司候 昶 至闕,令衔璧俘献于太庙一切罢之。”...

归路的意思:◎ 归路 guīlù[homeward journey]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海门的意思: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号令的意思:[释义](1) (动)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号令三军。(作谓语) (2) (名)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号令。(作宾语) (3) (名)比喻号召群众做某事的动员令。 [构成]偏正式:号(令...

画角的意思: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水浒传》第十二回:“将臺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还道的意思:犹归路。 宋 尹洙 《皇雅·帝制》诗:“既扰我疆,復利吾宝,无若励兵,袭其还道。”...

皇猷的意思:帝王的谋略或教化。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帝图必举,皇猷谐焕。”《北史·牛弘传》:“今皇猷遐阐,化覃海外。”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朔 ,拜命宣皇猷。”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孙准奏》:“只为奸邪元老,济恶羣雄,浊乱皇猷。”《清史稿·礼志一》:“ 太祖 肇兴帝业, 太宗 继述皇猷,功德并隆,咸宜崇祀。”...

剑气的意思:...

将军的意思:[释义](1) (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动)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名) (3) (动)将(jiànɡ)级军官。 (4) (动)泛指高级将领。 [构成]动宾式:将|军 [例句]他是军队中的一位老将军。(作宾语)...

君门的意思:犹宫门。亦指京城。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新唐书·刘蕡传》:“君门万重,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 前蜀 韦庄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诗:“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万里君门远,乘舆驀地逢,天颜有喜亲承奉。”...

军用的意思:◎ 军用 jūnyòng(1) [military expenditure]∶军费(2) [for military use;military]∶军事上使用的...

军列的意思:军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亦未有军行” 晋 杜预 注:“虽登卿位,未有军列。”...

凯还的意思:犹凯旋。胜利归来。 宋 曾巩 《军功制三》:“夫军赏之行速,则众劝。是用进尔之秩以激士心,尚有不次之恩,以待凯还之喜。”《辽史·圣宗纪八》:“ 南京 留守 燕王 萧孝穆 以东征将士凯还,戎服见上,上大加宴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而 修黎 遂以孤立,羣復加以排挤,使不可久留于人间,於是压制凯还, 修黎 以死,盖宛然 阿剌斯多 之殞于大漠也。”...

开远的意思:开朗寥阔。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 顾愷之 迹不逮意,声过其实。故跋中亦言其用景多幽暗,必开远,而自喜深秀过之。”...

留侯的意思:秦 末, 张良 运筹帷幄,佐 刘邦 平定天下,以功封 留侯 。诗文中常用为称颂功臣之典。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 白帝 幸 曲逆 , 鸿门 赖 留侯 。” 唐 张九龄 《送张说》诗:“ 山甫 归应疾, 留侯 功復成。”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筌 註《黄帝阴符经》,推演幽奥,僉谓 鬼谷 留侯 復生。”...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蛮酋的意思:蛮人的首领。《宋史·仁宗纪三》:“ 桂阳 蛮降,授蛮酋三人奉职。”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夫 楚庄 者,又蛮酋之雄耳。”...

旄头的意思:(1).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旦 遂招来郡国姦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閲其车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敺。”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凡此旄头先驱,皆天子之制。”《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武骑虎賁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 政 ,伤胷, 政 犹不退。” 唐 王维 《为羽林将军祭武大将军文》:“羽林孤儿,旄头突骑,罔不毕劝,为之元帅。”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

茅土的意思: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陵 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李善 注:“《尚书纬》曰:‘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 唐 李颀 《行路难》诗:“ 汉...

艨冲的意思:见“ 艨艟 ”。...

幕客的意思:◎ 幕客 mùkè[apparitor] 幕宾...

南州的意思:(1).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2).指 豫章郡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 ...

乞降的意思:◎ 乞降 qǐxiáng[beg to surrender] 请求投降...

潜兵的意思:亦作“潜兵”。伏兵。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增垒威敌,减灶潜兵。” 宋 苏洵 《权书上·法制》:“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明史·叶昇传》:“潜兵出贼后掩击。”...

千山的意思:(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轻裘的意思:轻暖的皮衣。《论语·雍也》:“ 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玄輅既驾,轻裘斯御。” 明 王世贞 《忆昔》诗:“轻裘 鄠杜 张公子 ,挟瑟 邯郸 吕氏 倡。”...

全军的意思:◎ 全军 quánjūn(1) [the whole army]∶整个军队全军指战员(2) [preserve the strength of the army]∶保全军队的实力全军而反,雄名大震。——《南史》...

三军的意思:◎ 三军 sān-jūn(1) [the army]∶军队的统称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2)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上流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河的上游。 (2) (名)旧社会里指社会地位高的;主要是地主官僚阶级。 [构成]偏正式:上(流 [例句]上流社会。(作定语)...

上将的意思:◎ 上将 shàngjiàng(1) [powerful and valiant general]∶指地位高的将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 洛。——《三国志·诸葛亮传》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2) [colonel general]∶“军衔”的一级。将官中的一级,低于大将,高于中将...

蛇矛的意思:亦作“虵矛”。古兵器名。矛之长者。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犀甲 吴 兵鬭弓弩,蛇矛 燕 戟驰锋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陈安 刀矛并发,十伤五六,一时目为壮士,而 平先 搏战,三交,夺其虵矛,悬头涧曲,易若探囊。” 鲁迅 《呐喊·风波》:“他两手同时捏起拳头,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 八一嫂 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兽欲的意思:[释义](名)指野蛮的性欲。 [构成]偏正式:兽(欲 [例句]发泄兽欲。(作宾语)...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天末的意思: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 汉 张衡 《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故人天末不见,使我思华年。” 叶圣陶 《夜》:“狗吠声同汽车的呜呜声远得几乎渺茫,好象在天末的那边。”...

威声的意思:威名。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紫庭既穆,威声爰振。”《周书·齐炀王宪传》:“ 齐 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昔者 李抱真 用之,一举破 朱滔 ,再举蹙 田悦 。训养十万,威声殷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关 、 张 、 赵云 ,威声素著,故得迎刃而解。”...

小海的意思:(1).见“ 小海唱 ”。(2).海洋近陆地边缘部分或内陆广阔的湖泊。《新唐书·西域传下·波斯》:“其国三面阻山,北濒小海。” 宋 杨万里 《题南海东庙》诗:“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 元 马祖常 《杨花宛转曲》:“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徐太尉 赴 广南 ,渡小海,於浅水中得一琉璃瓶。”(3).中医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小海喉齦肿痛痊。”注:“小海穴,主治咽喉、牙齦肿痛等症。”...

咽喉的意思:◎ 咽喉 yānhóu(1) [throat]∶喉咙,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2) [gula]∶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上咽头(3) [strategic passage]∶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三国演义》...

厌气的意思:◎ 厌气 yànqì[anaerobic] 〈方〉∶厌烦;令人生厌我待打杀那后娘孩子,我自家男生哩?厌气杀人!没的人是傻子么!——《醒世姻缘传》...

妖氛的意思:亦作“ 妖雰 ”。1.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 晋 杜预 注:“祲,妖氛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雰顺制。”《隋书·卫玄传》:“近者妖氛充斥,扰动 关 河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2).妖气。《西游记》第九五回:“ 行者 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一点妖氛。”参见“ 妖气 ”。...

一筹的意思:(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明 王彦泓 《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参见“ 一筹莫展 ”。(3).指一更。《晋书·赵王伦传》:“ 秀 復告右卫佽飞督 閭和 , 和 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

羽檄的意思: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陈豨 反, 邯郸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 邯郸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晋 左思 《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 赣 到任。” 郁达夫 《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

远服的意思:指王畿以外的地方。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诗:“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禎。” 清 黄景仁 《野望》诗:“远服通三郡,蛮烟接五溪。”...

钺下的意思: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窃惟明使君鉞下,道耀神源,德铸灵极。”...

仗钺的意思: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古之名将,仗鉞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鉞奋忠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专征仗鉞,恩遇始终。”...

折冲的意思:◎ 折冲 zhé chōng[subdue] 克敌制胜折冲于谈笑间...

雉尾的意思:(1).见“ 雉尾扇 ”。(2).雉尾部之长羽。《水浒传》第一○九回:“每边拴掛数十个铜铃,后插一把雉尾。” 鲁迅 《二心集·新的“女将”》:“她头插雉尾,手执双刀(或两端都有枪尖的长枪),一出台,看客就看得更起劲。”...

指日的意思: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弭节长騖,指日遄征。”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餐。” 明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急出,则客去远。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大哉新 中国 ,指日富且强。”...

直须的意思:(1).应当;应。 唐 杜秋娘 《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孔明 变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中洲的意思:(1).洲中。《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王逸 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唐 李白 《捣衣篇》:“万里 交河 水北流,愿为双鸟泛中洲。” 清 顾炎武 《金山》诗:“黄旗亘 长江 ,战鼓出中洲。”(2).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唐 李颀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诗:“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中洲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舟人的意思:船夫。《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 晋 木华 《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 唐 郑谷 《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