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其一)
明 · 王世贞
昭昭天宇日,倏忽堕虞渊。
如何盛年子,光彩中弃捐。
白日当再晨,逝者不复还。
素旐纷前发,迫我向重泉。
华栋自云浮,甘此七尺棺。
子弟来相饯,饯罢各言旋。
平生所著书,往往留心肝。
妍蚩他人口,已自不得言。
束发悟生趋,往复杂忧患。
但言身日短,不睹身后先。
仰问巫阳师,安能为我权。
如何盛年子,光彩中弃捐。
白日当再晨,逝者不复还。
素旐纷前发,迫我向重泉。
华栋自云浮,甘此七尺棺。
子弟来相饯,饯罢各言旋。
平生所著书,往往留心肝。
妍蚩他人口,已自不得言。
束发悟生趋,往复杂忧患。
但言身日短,不睹身后先。
仰问巫阳师,安能为我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挽歌(其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首句“昭昭天宇日,倏忽堕虞渊”描绘了太阳落山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消逝。接着,“如何盛年子,光彩中弃捐”感叹年轻生命突然离世,如同光芒消逝。诗人感慨“白日当再晨,逝者不复还”,暗示死亡的不可逆性。
“素旐纷前发,迫我向重泉”描绘出送葬队伍的场景,表达出对亲人的悲痛和对死亡的无奈。“华栋自云浮,甘此七尺棺”则写出诗人愿意接受死亡,视死如归的态度。亲友的告别“子弟来相饯,饯罢各言旋”反映出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不舍。
“平生所著书,往往留心肝”表达了对逝者学问和成就的怀念,以及对其身后名声的忧虑。“妍蚩他人口,已自不得言”表明对他人评价的无奈,因为逝者已无法为自己辩护。最后,“束发悟生趋,往复杂忧患”回忆逝者早年的智慧和一生的艰辛,而“但言身日短,不睹身后先”则再次强调人生短暂,无法预知身后事。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