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邑(其一)
宋 · 王谌
马踏新松影,衣沾秀麦寒。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
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
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
注释
马踏:骑马行走。新松:刚长出的新松。
衣沾:衣服上沾染。
秀麦:成熟的秀美麦穗。
藤花:藤蔓上的花朵。
缨珞:古代贵族妇女佩戴的装饰品。
竹笋:竹子的嫩芽。
琅玕:形容玉石般的竹笋。
诗向:诗歌从。
闲中:悠闲的时候。
心因:心灵因为。
静处:安静的地方。
幽鸟:隐蔽的鸟儿。
翠林:翠绿的树林。
翻译
马蹄踏过新松的阴影,身上沾染了秀穗麦田的凉意。藤蔓花朵装饰着头饰,竹笋尖儿穿透如玉的琅玕。
诗歌在悠闲时分涌现,心灵在宁静之地得以舒展。
一声幽静的鸟鸣响起,它隐藏在繁茂的翠绿林间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景象与心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情怀。
“马踏新松影”和“衣沾秀麦寒”两句表明诗人骑马行进于春天的乡间小路,阳光透过松林投下斑驳的影子,而身上沾染了刚刚成熟的麦子的清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则是诗人对周遭环境美丽景致的一种感受。藤花和竹笋都成为装点自然之美的元素,而“缀缨珞”和“透琅玕”则增添了一份精致与华贵,显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审美的角度。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了创作诗歌的灵感,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这里,“诗向闲中得”意味着他认为最好的诗作源自于平和安静的状态,而“心因静处宽”则是这种状态给予他的内心带来的广阔。
最后,“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以一个细微的动态结束了整首诗。幽鸟的叫声不仅增加了一种生机,也让画面变得更加立体和深远。“深在翠林端”则强化了这份宁静与隐逸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心灵宁静和艺术创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