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其一)
宋 · 吴则礼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
注释
树底树头:树的上下各处。落英:掉落的花瓣。
晴鸠:晴天的斑鸠。
唤晚晴:呼唤傍晚的好天气。
玉芽:嫩绿的新茶芽。
小分盏:小茶杯。
鸧鹒:黄鹂鸟。
一鸣:一声鸣叫。
翻译
树下树梢没有掉落的花朵,晴天斑鸠咕咕叫唤傍晚的晴朗。新采的茶叶刚刚倒入小茶杯中,于是有黄鹂鸟来欢快地鸣叫一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树底树头无落英",表明秋天的气息尚未浓厚,树上叶子依然葱郁,没有纷飞的落叶。这既是对自然界中某一时刻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希望保持事物原始纯净状态的心愿。
"晴鸠得得唤晚晴"中的“晴鸠”指的是晴好的时候鸠鸟的叫声,"得得"形容鸣叫的声音,"唤晚晴"则是诗人感受到傍晚时分清新的空气和鸠鸟的呼唤之声。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清晰明净的景象,也表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玉芽方入小分盏",这里的“玉芽”指的是灯笼,而“小分盏”则是指时间上的短暂。这两句通过对室内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细节的留意和欣赏。
"故有鸧鹒来一鸣"中的“故有”表明由上文所述景象引发出来的情感或行为,“鸧鹒”指的是一种鸟类,"来一鸣"则是这种鸟儿因应和声而来的叫声。这句诗通过写实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的呼应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声音细腻的捕捉和描绘,以静谧、温馨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片刻的珍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