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卧病
乌鼎相亲勤煮药,素屏深坐怯当风。
爱花未免呼儿摘,畏雨还成对客慵。
自叹年来怨青镜,衰颜改尽少年红。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年病中的诗人在清明时节的生活状态。开篇"莺花零乱清明日,巾褐萧条老病翁"两句,通过对环境和自身状况的描写,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莺花指的是燕子的归来,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零乱”则表达了一种不经心的随意感。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此时万物复苏,正值春意盎然之际。但诗人并不沉浸于外界的生机勃勃,而是以“老病翁”的形象出现,“巾褐萧条”则形容了他的衣着单薄,不耐寒冷。
接着"乌鼎相亲勤煮药,素屏深坐怯当风"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生活细节。“乌鼎”指的是黑色的炊器,而“相亲”则表达了一种亲昵之情,可能是家人或仆人在照料他的健康。勤于煮药,既显示了对健康的关心,也反映出诗人的病痛与日常生活中的不便。"素屏深坐怯当风"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
中间两句“爱花未免呼儿摘,畏雨还成对客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亲自欣赏或采撷春天的美好,但他仍然通过呼唤儿童去摘花来间接体验。"畏雨还成对客慵"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外界变化的忧虑和不适应,哪怕是简单地与客人交谈,也因为畏惧春雨而显得懒散无力。
最后两句“自叹年来怨青镜,衰颜改尽少年红”则是一种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诗人通过"青镜"比喻时间的流逝,而"衰颜"则直接指出了他外表的变化和衰老。"改尽少年红"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少年红"象征着年轻时期的活力与热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因病而引起的内心世界和生理变化,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青春逝去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