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唐 · 张说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寒山:冰冷的高山。半空:高悬在半空中。
临眺:俯瞰。
尽寰中:整个世界。
是日:这一天。
巡游:游览。
晴光:明亮的阳光。
川明:河水清澈。
分渭水:渭水分明。
树暗:树林幽暗。
新丰:地名,古代县名。
岩壑:山涧和山谷。
清音:清脆的声音。
暮:傍晚。
天歌:天籁般的歌声。
大风:大风天气。
翻译
寒冷的山峰高悬在半空中,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世界。今天我在这里游览,无论远近都能感受到明亮的阳光。
清澈的河流分明映照出渭水,树林在阳光下显得幽深,分辨得出新丰的位置。
傍晚时分,山涧和山谷中的回声清脆,仿佛天籁之音在大风中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面。"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表达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寒冷的山上,从这个高度可以鸟瞰整个世界。这是一个宏伟的开篇,展示了诗人的胸怀和视野。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这一句则描写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漫步于山中,每一个角落都沐浴着相同的温暖阳光。这里传达了一种和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溪流清澈、水分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繁荣昌盛。诗人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立体和鲜明。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则是对晚景的描绘,山石间回荡着清脆的声音,黄昏时分,一阵强劲的大风吹拂而来,仿佛天空之歌响彻云霄。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感官体验,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每一句都力求准确地表达出特定的情境和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山水之间,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