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一)
宋 · 司马光
畴昔侍严亲,俱为綵服人。
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
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
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注释
畴昔:过去。侍:侍奉。
严亲:尊敬的双亲。
綵服:华丽的衣服。
游兰:游历兰花之地。
得桂:获得桂花。
复:又。
同春:共享春天。
风树:风中的树木。
悲欢异:悲欢离合。
萍波:浮萍。
聚散频:聚散频繁。
峡中:峡谷中。
尽遗事:往事如烟。
沾巾:泪湿衣襟。
翻译
昔日陪伴尊敬的双亲,我们都曾是穿着华丽的人。游历兰花之地已增益不少,如今获得桂花又共享春天的喜悦。
风中的树木见证了我们的悲欢离合,如同浮萍聚散无常。
在这峡谷中,往事如烟,何处不会让人触景生情,泪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一)》。通过这短小的八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即将分别的伤感。
"畴昔侍严亲,俱为綵服人。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这里诗人回忆起与王殿丞在朝廷中共同穿着官服、共事国政的情景,以及他们一起赏花、品香的美好时光。"畴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侍严亲"则突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
这两句诗描绘出自然界中风吹过树木、水面上的萍草随波逐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聚集与分散的无常。
"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诗人在这里表示,无论是在山川之间的往事,还是在任何地方,都会让人思念难忘,不禁潸然泪下。这句诗流露出司马光对友情和往昔美好的深切感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送别时那份不舍与惆怅,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