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广宁庙赏析

广宁庙

金末元初 · 王寂
千古广宁庙,云楣榜旧题。
名乘中祀典,秩赐上公圭。
百鬼舆台贱,群山部伍低。
地封连蓟北,天遣镇辽西。
桧影森旌节,松声殷鼓鼙。
雕梁通蜥蜴,画栋落虹蜺。
像古虫书藓,庭卑蚓篆泥。
垂杨空袅袅,蔓草自萋萋。
香火何尝到,牲醪不见携。
觋巫俱埽迹,樵牧漫成蹊。
物理多侥倖,人情固执迷。
城狐炉鹊尾,社鼠按豚蹄。
居士争求福,彭郎为娶妻。
吾生多坎轲,末路易推挤。
白玉虽云洁,青蝇奈可栖。
人言何恤是,神鉴自昭兮。
扼腕声悲壮,垂头气惨悽。
虺隤伏枥马,进退触藩羝。
苟不登槐府,何如钓柳溪。
乞骸谋已决,掣肘事仍暌。
仰视威灵在,潜通肸蚃齐。
迟迟归未得,残日乱鸦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宁庙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比庙宇的神圣与外界的世俗,表达了对庙宇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联“千古广宁庙,云楣榜旧题”,开篇点明庙宇历史悠久,云楣上的题字见证了过往的岁月。颔联“名乘中祀典,秩赐上公圭”进一步强调庙宇的地位崇高,享有中祀之礼,赐予上公之圭,显示其在宗教和礼仪中的重要性。

颈联“百鬼舆台贱,群山部伍低”通过对比,突出庙宇的神圣不可侵犯,百鬼在庙宇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群山也仿佛在庙宇的威严下低头。接着“地封连蓟北,天遣镇辽西”则描绘了庙宇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连接着北方的边疆,守护着辽西的安宁。

接下来的几联“桧影森旌节,松声殷鼓鼙”、“雕梁通蜥蜴,画栋落虹蜺”等,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庙宇建筑的雄伟与精致,桧树与松树的影子映照在旌节之上,仿佛是自然界的音符,与鼓鼙之声相呼应。而雕梁画栋则充满了神秘与幻想色彩,蜥蜴与虹霓的出现,增添了庙宇的神话色彩。

尾联“香火何尝到,牲醪不见携”表达了庙宇虽有香火不断,但似乎并未真正得到人们的关注与敬奉,牲酒也未被携带前来。这反映了庙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能有所下降,人们对于信仰的追求可能不如从前那样虔诚。

“觋巫俱埽迹,樵牧漫成蹊”则指出庙宇的祭祀活动逐渐衰落,只有樵夫和牧民偶尔路过,留下足迹。这种现象反映了庙宇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化,以及人们对传统信仰的淡漠。

“物理多侥倖,人情固执迷”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往往充满偶然性,而人的行为则常常陷入固有的迷思之中,难以摆脱。

“城狐炉鹊尾,社鼠按豚蹄”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一些小人利用权势欺压弱者的情景,暗示庙宇作为道德与正义象征的作用在现实中的缺失。

“居士争求福,彭郎为娶妻”则讽刺了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以及对神灵的盲目崇拜。

“吾生多坎轲,末路易推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认为生活充满了坎坷,即使到了人生的尽头,也容易受到外界的挤压。

“白玉虽云洁,青蝇奈可栖”以白玉与青蝇的对比,象征了高尚品质与世俗诱惑之间的冲突,提醒人们要保持清白,不受外界污浊的影响。

“人言何恤是,神鉴自昭兮”表明诗人认为世俗的言论不必过于在意,真正的判断力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准则与神灵的指引。

“扼腕声悲壮,垂头气惨悽”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悲伤,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虺隤伏枥马,进退触藩羝”以马与羊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进退维谷的处境,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可能遭遇阻碍。

“苟不登槐府,何如钓柳溪”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不同选择,暗示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逃避。

“乞骸谋已决,掣肘事仍暌”表明诗人已经决定辞官归隐,但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困难,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仰视威灵在,潜通肸蚃齐”表达了诗人对庙宇神灵的敬畏与依赖,认为即使在归隐之后,仍然需要神灵的庇佑与指引。

“迟迟归未得,残日乱鸦啼”描绘了诗人归隐之路的漫长与艰难,太阳即将落下,乌鸦的啼叫声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宁庙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宗教、社会、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百鬼的意思:(1).众神。《汉书·礼乐志》:“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颜师古 注:“百鬼,百神也。”(2).各种鬼怪。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唐 韩愈 《嘲鼾睡》诗:“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

白玉的意思:(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悲壮的意思:[释义](形)(声音、词文等)悲哀而雄壮,情节悲哀而壮烈。 [构成]并列式:悲+壮 [例句]国际歌唱起来很悲壮。(作谓语)悲壮的歌声。(作定语)...

部伍的意思:(1).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司马贞 索隐:“《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也。”《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元年》:“於是诸军恟惧,无復部伍,委弃器甲,所过焚掠,比至 相州 ,不復能整。”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 瑋 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輜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2).泛指军队。《南史·张敬儿传》:“部伍泊 沔口 , 敬儿 乘舴艋过 江 ,...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登的意思:(1).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 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2).不升。《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3).不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4).不与,不赞成。《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残日的意思:谓夕阳。 唐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诗:“云阴带残日,悵别此何时!” 宋 苏舜钦 《春暮初晴自御宿川之华严寺》诗:“残日花间浮暖艷,断云楼外卷轻阴。” 宋 陆游 《晚晴》诗:“雨餘残日入疏篱,变化相乘乃尔奇。” 戴望舒 《夕阳下》诗:“晚云在暮天下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掣肘的意思:◎ 掣肘 chèzhǒu[impede;handicap;hold sb.by the elbow;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 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 廉平掣肘,实为异事。——《梁武帝敕》...

城狐的意思:见“ 城狐社鼠 ”。...

迟迟的意思:◎ 迟迟 chíchí(1) [slow]∶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迟迟得不到结果(2) [delay]∶迟缓;拖延时间迟迟才作出判决...

虫书的意思:(1). 秦 八体书之一。 王莽 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 颜师古 注:“虫书,谓为虫鸟之形,所以书幡信也。” 清 叶襄 《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参阅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2).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唐 杜甫 《湘夫人祠》诗:“虫书玉佩蘚,燕舞翠帷尘。” 仇兆鳌 注:“虫蚀如字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中树》诗:“餘花鸟弄尽,新叶虫书遍。”...

触藩的意思:(1).以角抵撞藩篱。《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努力触藩,徒摧角矣。”(2).比喻碰壁,进退两难。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弔影慙连茹,浮生倦触藩。” 明 何大复 《进舟赋》:“戇必至於触藩兮,智或流於刻舟。” 清 泣红 《胭脂血弹词》第二回:“羵首常愁荒职任,触藩又恐遇灾兇。”...

垂杨的意思:(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垂头的意思:(1).低头。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騏驥之挽盐车,垂头于 太行 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 唐 韩愈 《驽骀》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福升 放开手, 黄省三 垂头走出门。”(2).犹伸颈。《史记·楚世家》:“膺击 韩 魏 ,垂头中国。” 司马贞 索隐:“垂头犹申颈也。言欲吞 山东 。”...

登槐的意思: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以为朝臣列班的位次。三公坐三槐下,后因以“登槐”指登上三公宰辅之位。《晋书·魏舒刘寔等传论》:“ 魏舒 、 刘寔 发虑精华,结綬登槐,览止成务。”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登槐赞元,其庆且至。”...

雕梁的意思:(1).饰有浮雕、彩绘的梁;装饰华美的梁。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 王安石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 谢 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2).借指豪华的建筑物。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图》诗:“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清 杜岕 《过林修朗轩》诗:“雕梁庽耳目,所患唯固陋。”彫梁:刻绘文采的屋梁。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舞腰凝綺榭,歌响拂彫...

扼腕的意思:极其懊悔,非常遗憾的意思。...

藩羝的意思: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宋 梅尧臣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已屡来不遇》诗:“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伏枥的意思:亦作“ 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2).喻指养育。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4).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

伏枥的意思:亦作“ 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2).喻指养育。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4).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

鼓鼙的意思:亦作“ 鼓鞞 ”。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旧唐书·郭子仪传》:“ 子仪 遣六军兵马使 张知节 、 乌崇福 、羽林军使 长孙全绪 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於 韩公堆 ,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2).借指征战。《晋书·牵秀传》:“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扬清;处鼓鞞之间,必建将帅之勋。” 唐 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 金陵 驛路 楚 云西。” ...

固执的意思:[释义](1) (动)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固执己见|性情固执。(作谓语) (2) (形)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性格)。这个人很固执。(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固+执 [同义]执拗、执着...

何如的意思:[释义](1) (代)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作谓语) (2) (代)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作定语) (3)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何〔如...

何尝的意思:◎ 何尝 hécháng(1) [never]∶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2) [not that]∶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虹蜺的意思:亦作“ 虹霓 ”。1.即螮蝀。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蜺,也称副虹、雌虹或雌蜺。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意飘飘焉若在乎倒景之流。”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二》:“我们如果根据神话,说从前某某大仙,曾推着独轮车在虹霓上走,现在要仿他造一条路,那便无所不可了。”(2).旧时以虹蜺色彩艳丽,比喻人的才华藻绘;又以虹蜺为二气不正之交,象征淫奔...

画栋的意思:有彩绘装饰的栋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小院门闲鶯自语,画栋泥香燕初乳。”...

槐府的意思: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 三槐九棘 ”、“ 槐棘 ”。...

虺隤的意思:◎ 虺隤 huītuí[(of horse) is tired;ill] 累得患了病的样子陟彼崔嵬,我马虺隤。——《诗·周南·卷耳》...

居士的意思:◎ 居士 jūshì(1) [lay Buddhist]∶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2) [hermit]∶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进退的意思:[释义](1) (动)前进和后退。这车进退自如;十分灵敏。(作谓语) (2) (动)应进而进;应退而退;泛指言语行动恰如其分。 [构成]并列式:进+退...

旌节的意思:(1).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 郑玄 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孙诒让 正义:“《后汉书·光武纪》 李 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 汉 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 郑 举以相况。” 唐 杨炯 《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2).借以泛指信符。 萧三 《送毛主席飞重庆》诗:“和平、民主、团结...

坎轲的意思:坎坷。《三国志·魏志·刘劭传》“郎中令 河东 杜挚 等亦著文赋,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 挚 与 毌丘俭 乡里相亲,故为诗与 俭 ……其诗曰:‘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内容多半是,惟才子能怜这些风尘沦落的佳人,惟佳人能识坎轲不遇的才子,受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了佳偶。”...

枥马的意思: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三:“櫪马非不肥,所苦长縶维。”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櫪马志千里。”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读汉书李陵传七用前韵》词:“循髮更衣闻绪语,起听悲鸣櫪马。”参见“ 櫪驥 ”。...

辽西的意思:◎ 辽西 Liáoxī[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辽河以西的地区,就是辽宁省的西部...

路易的意思:◎ 路易 lùyì[Luis] 法国钱币名。一路易约值二十法郎...

蔓草的意思:[释义](名)爬蔓的草。 [构成]偏正式:蔓(草...

漫成的意思:(1).徒成,枉成。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月好漫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 清 吴伟业 《桃核船》诗:“三士漫成 齐 相计,五湖好载 越 姝行。”(2).随意写成,信手写就。 赵朴初 《水仙子》词序:“晨起,观海上日出,景色奇丽……披襟欣然,漫成此曲。”...

末路的意思:[释义](名)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 [构成]偏正式:末(路 [例句]犯罪分子最终走上了末路。(作宾语)...

袅袅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2) (形)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袅袅。(作谓语) (3) (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余音袅袅。(作谓语) [构成]重叠式...

彭郎的意思:◎ 彭郎 Péngláng[a rock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near the big and small Gu mountains in river in Pengze County Jiangxi] 江西彭泽县大江中的大小孤山附近江侧的澎浪矶,宋代民间将“孤”讹作“姑”,将“澎浪”讹作“彭郎”,于是便有彭郎为小姑婿的传说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萋萋的意思:◎ 萋萋 qīqī[luxuriant] 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诗...

乞骸的意思:见“ 乞骸骨 ”。...

潜通的意思:亦作“潜通”。暗通;私通。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皇》:“指天画地,神化潜通。”《旧唐书·哥舒翰传》:“﹝ 哥舒翰 ﹞诬奏户部尚书 安思顺 与 禄山 潜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见客》:“前辈如 严文靖 之为太宰, 陆庄简 之为选郎,私宅皆无日不通宾客,未闻有讥评之者,况要津之嘱挟,簠簋之潜通,岂朝房公署所能絶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 洱河 诸部潜通 犬戎 ( 吐蕃 ), 蒙归义 率兵征讨有功。”...

千古的意思:[释义](1) (名)长远的年代。 (2) (名)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构成]偏正式:千(古...

樵牧的意思:(1).打柴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 清 刘大櫆 《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 宋 陆游 《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青蝇的意思:(1).苍蝇。蝇色黑,故称。《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於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汉书·成帝纪》:“ 建始 元年……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 未央宫 殿中朝者坐。”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青蝇侧翅蚤蝨避,肃肃疑有青飇吹。” 金 党怀英 《立春》诗:“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煖飞。” 鲁迅 《野草·死后》:“嗡的一声,就有一个青蝇停在我的颧骨上。”(2).喻指谗佞。《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 驪姬 之反情。” 王逸 注:“...

求福的意思:求神赐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国语·周语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佛老倡欺世异説,使后世人人迷於求福,不修人事。”...

娶妻的意思:◎ 娶妻 qǔqī[take to wife] 同妇女结婚...

鹊尾的意思:(1).“鹊尾炉”的略称。亦泛指香炉。 宋 姚述尧 《念奴娇·瑞香》词:“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 元 王逢 《雨坐梧溪精舍》诗:“别巷鶯声歇,香烟鹊尾横。” 清 陈玉堪 《摸鱼儿·落花》词:“伤春瘦,宝篆慵飘鹊尾。”(2).地名。 安徽 铜陵 至 繁昌 长江 中,有 鹊洲 。 鹊头 为 铜陵 西南 鹊头山 , 鹊尾 为 繁昌 东北 三山 。《宋书·张兴世传》:“时臺军据 赭圻 ,南贼屯 鹊尾 ,相持久不决。”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吴王 旧邑, 楚国 先封, 江 廻 鹊尾...

群山的意思:◎ 群山 qúnshān(1) [hills]∶山连山群山环抱(2) [hump]∶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人言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人情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人之常情。不近人情。(作宾语) (2) (名)情面。托人情。(作宾语) (3) (名)恩惠;情谊。 (4) (名)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5) (名)礼物。 [构成]偏正式:人(情...

埽迹的意思:绝迹。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妇女则服役神之夫人,当时不过一二老嫗……自二十年来,花团锦簇,变为一班少妇,老嫗自以为羞,渐渐埽迹。”...

上公的意思:(1). 周 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郑玄 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 贾公彦 疏:“案下文,三公八命,出封皆加一等。”(2). 汉 制,仅以太傅为上公。《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领录尚书事更尊于尚书令》:“ 和帝 时太尉 邓彪 以太傅録尚书事,位上公,在三公之上。每少帝立,则置此官,...

社鼠的意思:社庙中的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小人。《晏子春秋·问上九》:“ 景公 问於 晏子 曰:‘治国何患?’ 晏子 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託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今此僧徒,恋著城邑,正以诱於利欲,不能自已,此乃释氏之糟糠,法王之社鼠,内戒所不容,国典所共弃也。”参见“ 城狐社鼠 ”。...

神鉴的意思:亦作“ 神鑑 ”。英明的鉴察力。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人君虽明并日月,神鉴未兆,然万机不可以独统,曲碎不可以亲总,必假目以遐览,借耳以广听。” 南朝 宋 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然则圣人神鉴,靡所不通,智照寧有不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奔那伐弹那国》:“神鑑无隐,灵应有徵。”见“ 神鉴 ”。...

牲醪的意思:牲醴。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爪甲间皆出云烟》:“ 太宗 以下,乃携杏酒青羊,以备牲醪,告於山中。”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桐川酒》:“方议以事闻于郡,吏卒相谓:‘库旧有神祠,前官輒去之,得非其为孽乎?’密市牲醪,罗拜祷请,许以再立庙。”...

祀典的意思:(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非是,不在祀典。”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宋 苏轼 《奏乞封太白山神状》:“伏见当府 郿县 太白山 ,雄镇一方,载在祀典。”(2).祭祀的仪礼。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敬躬祀典,告奠圣灵。” 唐 陈羽 《明水赋》:“神灵是享,祀典攸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元氏 在 后汉 为 常山 相治,故相与长史,得为境内之山陈...

松声的意思: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天遣的意思:指上天派遣或安排的事情,表示命运或天意不可违背。...

推挤的意思:◎ 推挤 tuījǐ(1) [push and squeeze]∶又推又挤人群推挤得你喊我叫(2) [squeeze out]∶排挤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奸人之说也。——《荀子》...

豚蹄的意思:亦作“ 豚蹏 ”。猪蹄子。《史记·滑稽列传》:“ 髡 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谨无豚蹏壶酒,有穰穰满家之祈。” 明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青梅 偶致其家,见生据石啖糠粥;入室与生母絮语,见案上具豚蹄焉。”...

威灵的意思:◎ 威灵 wēilíng(1) [prestige]∶声威;威势广耀威灵(2) [gods]∶神灵...

物理的意思:◎ 物理 wùlǐ(1) [innate laws of things]∶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人情物理(2) [physics]∶物理学...

吾生的意思:(1).谓己之生命。《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陈维崧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词:“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2).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 晋 陆机 《赠潘岳》诗:“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詶嘉藻,长揖愧吾生。”...

蜥蜴的意思:亦作“ 蜥易 ”。1.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朔 ( 东方朔 )自请布卦射之曰:‘臣欲以为龙,復无角;臣欲以为蛇,復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此非守宫,当是蜥蜴。’”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夏小正补传》:“匽读为蝘,蝘蜓,守宫也。在壁曰蝘蜓,在艸曰蜥易。世称它蝎之类,五日节必伏,兴者生也。此説为前人所未发。” 秦牧 《长街灯语·人和稗草的战争》:“除了昆虫的拟态,也还使人想到蜥蜴的变色,病菌的潜伏。”(2).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明 无名氏 《鸣凤记·...

香火的意思:◎ 香火 xiānghuǒ(1)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burning at a temple]∶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香火甚盛(2) [burning joss stick]∶燃点的香用香火点爆竹...

仰视的意思:◎ 仰视 yǎngshì[look up at] 仰头向上看...

舆台的意思:◎ 舆台 yútái[lower-rank person] 舆和台是古代奴隶社会中两个低的等级的名称,后来泛指奴仆及地位低下的人...

云楣的意思:有云状纹饰的横梁。《文选·张衡<西京赋>》:“雕楹玉磶,绣栭云楣。” 薛综 注:“栭,斗也。楣,梁也。皆云气画如绣也。”《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元帝 《旷野寺碑》:“云楣胶葛,桂栋阴崇。” 唐 无名氏 《望春宫赋》:“矗云楣以重叠,焕藻井以辉润。”...

争求的意思:(1).竞相追求。《墨子·公孟》:“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通典·选举三》:“不论课考或歷时未改,便倾耳而听,企踵而覩,争求冒进,不顾廉耻。”(2).争取。 邹韬奋 《萍踪忆语》十六:“反动的力量是很坚强的,对于劳工阶级争求权利的种种表现,当然是用尽方法来压制的。”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现代 中国 是从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的双重衡厄之下挣扎起来,争求着她的独立生存,自由平等的。”...

执迷的意思:(1).固执不悟。《旧唐书·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奉正朔,惟公执迷,独阻声教。”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我员外好是执迷也,将亲兄弟教他另住,受着饥寒,今日上坟也不等他一等。”《封神演义》第九四回:“吾今奉天征讨而诛独夫,公何得尚执迷如此,以逆天时哉!”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如果 满 人始终执迷,仍然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参见“ 执迷不悟 ”。(2).执著;着迷。 鲁迅 《坟·灯下漫笔》:“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

中祀的意思:次于大祀的祭礼。所祭对象历代略有不同。《隋书·礼仪志一》:“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 清 则以日、月、先农、先蚕、前代帝王、 文昌 、太岁等为中祀对象。...

触藩羝的意思: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唐 杜牧 《朱坡》诗:“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参见“ 羝羊触藩 ”。...

进退触藩的意思: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