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中三首(其三)
清 · 王慧
溪流绕巉岩,一苇去不息。
沙濑清且浅,水底见竹色。
文石无岁年,山根浸历历。
谷鸟鸣转幽,溯洄安所极。
水花爱明净,绝境杳难即。
可有浣纱人,一笑似相识。
沙濑清且浅,水底见竹色。
文石无岁年,山根浸历历。
谷鸟鸣转幽,溯洄安所极。
水花爱明净,绝境杳难即。
可有浣纱人,一笑似相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自然界的纯净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川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溪流绕巉岩,一苇去不息”描绘了溪流在陡峭岩石间蜿蜒流淌的情景,一叶小舟在其中穿梭,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沙濑清且浅,水底见竹色”进一步渲染了水的清澈与平静,仿佛可以看到水底的竹影,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
“文石无岁年,山根浸历历”则通过描述岩石的纹理与山脚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岩石虽无岁月痕迹,却在水中留下清晰的倒影,象征着自然之美不受时间束缚。
“谷鸟鸣转幽,溯洄安所极”描绘了山谷中的鸟鸣声,随着溪流回旋,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水花爱明净,绝境杳难即”则通过水花的映照,强调了水的清澈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美好事物的不易。最后一句“可有浣纱人,一笑似相识”以一个想象中的浣纱女子,用微笑回应诗人,象征着在自然美景中相遇的惊喜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溪流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