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亭(其二)
宋 · 郑伯玉
雨过黄梅夏将半,园亭清洒如山家。
白鸟窥鱼立閒暇,红蜓弄水飞交加。
垣衣重重长旧晕,萱草节节含新花。
薤叶簟凉一就枕,起来日抱西山斜。
白鸟窥鱼立閒暇,红蜓弄水飞交加。
垣衣重重长旧晕,萱草节节含新花。
薤叶簟凉一就枕,起来日抱西山斜。
注释
黄梅:指江南地区初夏时节的梅雨期。园亭:园林中的小亭子。
山家:山村人家,这里形容园亭的简朴宁静。
窥鱼:鸟儿偷看或等待鱼儿出现。
红蜓:红色的蜻蜓。
垣衣:指覆盖在墙头的青苔。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象征母亲。
薤叶: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做凉席。
簟凉:凉席清凉。
西山:指夕阳西下时的山景。
翻译
雨过之后黄梅已过半,园中的亭子清清爽爽像山野人家。白鸟悠闲地窥视着鱼儿,红色蜻蜓在水面戏耍交错飞翔。
院墙上的苔藓层层叠叠,萱草一节节地绽放着新花。
躺在编有薤叶的凉席上,一枕清风,醒来时太阳已经偏西照在西山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雨后黄梅时节的清新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亭在雨水洗涤后的宁静与质朴,如同山居般恬淡。白鸟悠闲地观察着水中游鱼,红蜻蜓则在水面翩翩起舞,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园中的垣墙虽旧,但因雨水显得更加深沉,萱草则在雨后绽放出新鲜的花朵,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躺在凉爽的薤叶编成的竹席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醒来时却发现夕阳已斜照西山,整个场景充满了夏日的闲适与诗意。整首诗以绿野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夏日生活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