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贫居自述(其三十三)赏析

贫居自述(其三十三)

明 · 李孔修
自持清介过残年,半句何曾敢怨天。
藜藿不充心见乐,缊袍无耻意悠然。
歌吟总是宽怀句,得丧全归造化权。
赖有骚坛豪迈客,清风明月到篱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贫困中仍保持高洁品行的老者形象。他以“自持清介”开篇,表明自己即便在晚年也坚守着内心的清廉与正直,不轻易为外物所动,更不会对命运发出怨言。通过“半句何曾敢怨天”,进一步强调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接着,“藜藿不充心见乐”一句,以简朴的食物比喻,表达了老者虽生活清贫,但内心却能从中寻得乐趣,展现出一种超脱物质的乐观态度。而“缊袍无耻意悠然”则进一步说明,即使穿着粗陋的衣袍,也不感到羞耻或不满,体现了其内心的坦荡与自在。

“歌吟总是宽怀句,得丧全归造化权”两句,揭示了老者对待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认为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无需过多忧虑或抱怨。这种对命运的接受与顺应,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哲学。

最后,“赖有骚坛豪迈客,清风明月到篱边”一句,以“骚坛豪迈客”象征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老者孤独的生活中带来了慰藉与陪伴,使他在清风明月间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这不仅表现了友情的力量,也暗示了老者虽处困境,但精神世界依然丰富且充满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贫居老者的自述,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乐观与超脱,以及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