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怀问安
明 · 湛若水
短长昼夜岂须惊,长与天清与地宁。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
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
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
鉴赏
此诗《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怀问安》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湛若水以道家思想为底蕴,其诗文往往蕴含深邃哲理,此诗亦不例外。
首句“短长昼夜岂须惊”,诗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认为日夜更替本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忧虑或惊惧。接着“长与天清与地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宇宙和谐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宁静和谐状态的向往。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旅途中偶遇的客人与严冬中绽放的花朵进行对比,暗示即使在逆境或艰难时刻,也应保持乐观与希望,正如冬日里的一朵花,虽不显眼却依然绽放。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这里诗人探讨了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以及通过调和阴阳(亥子代表阴阳)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如同烹制出的太一羹,寓意着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诗人以戏谑的口吻,将造物主比作调皮的小孩,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年迈之人的关怀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湛若水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独特见解,还蕴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