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待渡图赏析

题待渡图

明 · 袁华
停骖长林下,送目大江表。
故园虽在望,山径尚深窈。
招招舟子来,一苇横波小。
松菊倘犹存,归耕远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驻在长林边,目光远眺长江对岸的情景。他心中思念着远方的故乡,尽管视线能够触及,但山间的小路依然显得深远幽静。诗人呼唤船夫,希望乘着一叶扁舟,在微波荡漾的江面轻盈前行。他想象着如果家园中的松菊依旧,那么他将选择远离尘世的纷扰,回归田园生活。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袁华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乡愁与隐逸情怀。

词语解释

长林的意思:(1).高大的树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着我这万里羁客。”(2).喻隐逸者的居处。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参见“ 长林丰草 ”。...

大江的意思:◎ 大江 dàjiāng(1) [great river]∶大的江(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纷扰的意思:动乱;混乱;纷乱骚扰。《后汉书·鲜卑传》:“ 关 东纷扰,道路不通。”《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今世事纷扰,復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乂有为之时也。” 宋 苏轼 《寄傲轩》诗:“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故园的意思:◎ 故园 gùyuán[home town]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归耕的意思:(1).回家耕田。谓辞官回乡。《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汉书·夏侯胜传》:“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宋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从此归耕 剑 外,何人送我 池 南。” 金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2).琴曲名。《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 氏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钦崟。” 李善 注引《琴操》:“《归耕》者, 曾子 之所作也。 曾子 事 孔子 十有餘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於是援琴鼓之,曰:‘歔欷...

横波的意思:◎ 横波 héngbō(1) [transverse wave]∶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一种波,无线电波和光波即是(2) [fluid glance]∶眼神闪烁横波顾盼...

江表的意思:◎ 江表 jiāngbiǎo[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林下的意思:◎ 林下 línxià[retirement]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山径的意思:◎ 山径 shānjìng[path] 山中小道山径幽幽...

深窈的意思:(1).幽深。 宋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高堂儼像设,禪室各深窈。” 元 钱霖 《锁窗寒·题玉山草堂》词:“深窈。西园晓。似日照 炉峰 ,数声啼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镇边城》:“ 镇边城 直东有 六华巖 ,巖分如六华,其第四巖有洞最深窈。”(2).深透。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非泊然寡营,观物深窈,玩希声而友前哲,殆未足语於此。”...

送目的意思:(1).投以目光,注视。 南朝 齐 王融 《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之五:“送目乱前华,驰心迷旧婉。”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书郎表》:“未有伎惭美舆,蒙送目之赏。” 胡之骥 注:“《説苑》曰: 晋平公 为驰逐之车,立於殿下,羣臣得观焉。”《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关羽 ﹞提刀拍马便出,要斩 曹操 , 玄德 见了,慌忙摇手送目。”(2).远眺;远望。 宋 张炎 《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词:“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 宋 王安石 《桂枝香》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松菊的意思: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一苇的意思:《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一:“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

在望的意思:◎ 在望 zàiwàng(1) [be in sight]∶指好事情即将到来胜利在望(2) [be visible]∶远处的东西可以望见山头隐隐在望...

招招的意思:(1).招呼貌。《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毛 传:“招招,号召之貌。” 郑玄 笺:“舟人之子号召当渡者。” 清 许润 《己巳六月拜别家慈之楚》诗:“舟子招招促行李,残书数卷裹破被。”(2).摇摆荡漾貌。 南朝 齐 谢朓 《始之宣城郡》诗:“招招漾轻檝,行行趋巖趾。” 唐 刘禹锡 《桃源行》:“渔舟何招招,浮在 武陵 水。”(3).长软貌。《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 王冰 注:“如竿末梢,言长耎也。”...

舟子的意思:◎ 舟子 zhōuzi[boatman] 驾船的人——亦称“船夫”至河问渡,舟子拒之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子来的意思: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