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雪窦寺炳同长老
宋 · 陈著
昌黎大颠相接识,为说道理惊孤寂。
欧公喜与惟俨交,爱其文逸通经术。
自顾拟非韩欧伦,漫游亦到沙门释。
明觉后人少野师,湖海宿尊推第一。
胸中自有大藏经,此外三兼翰林笔。
坐断名山皆梵家,能有几人知本色。
不从钵盂计颗粒,则向栋宇争寸尺。
彼滔滔者何足云,我油油然自相得。
年年荷师寿我生,今何以寿师生日。
欲写丹霞赞其高,师自有流乳一峰矗天碧。
欲倾嵩渌扬其清,师自有飞雪千丈挂空白,但有数语一溪藤,相伴瓣香飞入室。
缘师法门本是空,我也将空当真实。
世閒何事非戏剧,请师一笑撼动天开图画壁。
欧公喜与惟俨交,爱其文逸通经术。
自顾拟非韩欧伦,漫游亦到沙门释。
明觉后人少野师,湖海宿尊推第一。
胸中自有大藏经,此外三兼翰林笔。
坐断名山皆梵家,能有几人知本色。
不从钵盂计颗粒,则向栋宇争寸尺。
彼滔滔者何足云,我油油然自相得。
年年荷师寿我生,今何以寿师生日。
欲写丹霞赞其高,师自有流乳一峰矗天碧。
欲倾嵩渌扬其清,师自有飞雪千丈挂空白,但有数语一溪藤,相伴瓣香飞入室。
缘师法门本是空,我也将空当真实。
世閒何事非戏剧,请师一笑撼动天开图画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是陈著为寿雪窦寺炳同长老所作,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和对其佛法修为的赞美。首句“昌黎大颠相接识”提及了与前辈高僧的交往,暗示长老的德高望重。接下来,诗人称赞长老的学问广博,文章逸致,精通经术,且自谦不如韩愈、欧阳修等大家,但仍能游历佛门,保持独特风范。
“明觉后人少野师”赞扬长老的智慧超群,被誉为湖海宿尊,地位崇高。诗中提到长老胸中藏经,书法出众,且不拘小节,追求佛法真谛,而非世俗功名。诗人以丹霞、嵩山的比喻,形容长老的高尚品格和清白人格。
最后,诗人表示要以诗歌表达对长老的敬仰,但认为最珍贵的是内心的感悟,而非华丽辞藻。他希望自己的虔诚之心能如一溪藤伴着瓣香进入长老的禅室,体现了禅宗的空灵境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对长老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