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
七贤传倘他年续,个里沉吟位汝难。
词语解释
沉吟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个里的意思:亦作“ 个裡 ”。此中;其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箇裏:此中;其中。 唐 王维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 宋 黄庭坚 《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 宋 辛弃疾 《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七贤的意思:(1).指 魏 晋 时 嵇康 、 阮籍 、 山涛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 王戎 七个名士。《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 陈留 阮籍 , 河内 山涛 ,豫其流者, 河内 向秀 , 沛国 刘伶 , 籍 兄子 咸 , 琅邪 王戎 ,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唐 皇甫湜 《醉赋》:“沉湎於酒,有 晋 之七贤。” 元 沉禧 《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儔。”(2).指 东汉 袁秘 、 封观 、 陈端 、 范仲礼 、 刘伟德 、 丁子嗣 ...
史笔的意思:(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3).指执史...
他年的意思:(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贤传的意思:能正确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以讲章为圣经,以类书为贤传。”...
谢山的意思:山名。在 江西省 万载县 北七十里。《袁州府志·山川》:“山因 刘宋 康乐公 谢灵运 得名。或云 谢仲初 脩真之所。” 清 方文 《呈觉浪大师》诗之三:“ 谢山 栖未隐,飞锡去江滩。”...
心宽的意思:◎ 心宽 xīnkuān[broad-minded] 性不急心宽体泰...
义正的意思:(1).同“ 义政 ”。正,通“ 政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2).犹正义、道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宅心的意思:(1).放在心上;用心。《书·康诰》:“汝丕远惟 商 耇成人,宅心知训。” 孔颖达 疏:“又当须大远求 商 家耇老成人之道,居之於心,即知训民矣。” 宋 陆游 《天申节贺表》:“恭惟太上皇帝陛下,宅心清静,受命溥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引言》:“尝切病之倾,以端居多暇,害事都捐,游目简编,宅心史集。” 明 张居正 《答松江兵宪蔡春台》:“ 中元公 光明正大,宅心平恕,僕素所深谅,即有怨于人,可一言立解。” 陶成章 《浙案纪略·列传五》:“其宅心慈惠,凡恤嫠育孤养老賑穷等诸慈善事业,无不首为之...
正宅的意思:(1).正式的住宅。相对于临时的便宅而言。《后汉书·王符传》:“妇女羸弱疾病之家,怀忧愤愤,易为恐惧。至使奔走便时,去离正宅……不可胜数。”(2).住宅的正屋。相对于厢房而言。《儒林外史》第六回:“将正宅打扫出来,明日二相公同二娘来住。”...
词严义正的意思:指词语用法准确,用词得当,表达的意思明确,不含有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