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五)赏析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五)

宋 · 洪皓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衅鼓祃于神。
行人久执缘何罪,凡伯还归为弗宾。
聘鲁未能希季札,奔齐安敢效先辛。
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衅鼓:古代祭祀时敲击鼓以示敬神或挑衅。
祃于神:对神明进行祭祀。
行人:指使者或旅行者。
缘何罪:为何会有罪过。
弗宾:不被接纳为宾客。
聘鲁:出使鲁国。
希季札:效仿季札的礼让行为。
先辛:先贤辛甲。
或行或止:或去或留。
关天命:受制于天意。
臧仓沮子春:臧仓阻止子春,比喻阻碍他人。

翻译

近在咫尺的书信却无法传达,深深担忧会因衅鼓祭祀神明而惹祸。
行旅之人长久以来被怀疑有何罪过,凡伯回归难道就不能成为宾客?
出使鲁国未能如季札般礼让有加,奔向齐国又怎敢效仿先贤辛甲的行为。
行动或停止都关乎天意,怎能像臧仓那样阻挠子春的志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所作,题目为《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五)》。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回复邀请的歉意,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他担心自己的行动可能触犯了神明,暗示着内心的忧虑。诗人提到“行人久执缘何罪”,表明自己长时间未能履行承诺,自问有何过错。他以季札和先辛的典故自比,表达出对未能如季札般礼贤下士的遗憾,以及不敢效仿先辛急躁行事的谨慎态度。最后,诗人认为自己的去留是由上天决定的,而非个人所能左右,暗示命运的力量大于个人意愿。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责任和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