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不愚引开元故事请为移春槛因而赠答
宋 · 黄庭坚
南陌东城处处春,不须移槛损天真。
鬓毛欲白休辞饮,风雨无端只误人。
鸟语提壶元自好,酒狂惊俗未应嗔。
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
鬓毛欲白休辞饮,风雨无端只误人。
鸟语提壶元自好,酒狂惊俗未应嗔。
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陌:乡村道路。东城:城市东部。
天真:自然的纯真,未经雕琢的美。
鬓毛欲白:指年岁渐长,头发将变白。
提壶:古代酒器,此处比喻鸟儿的叫声。
酒狂:因饮酒而忘形。
醉茵:醉酒后用来垫坐的落叶或花朵。
翻译
春天弥漫在南陌东城的每个角落,无需移动栏杆去破坏自然的纯真。头发已显白意,无需推辞饮酒,风雨无常只会带来困扰。
鸟儿鸣叫如同提壶倒酒,本就是美好的事,纵使酒后失态,世人也不该责怪。
我们不妨找一片绿树丛中设立诗社,再利用落花作为醉酒后的垫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孙不愚引开元故事请为移春槛因而赠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
首句“南陌东城处处春”,描绘了春天满城的景象,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季节特色。诗人认为无需刻意移动栏杆(春槛)去改变大自然的本真之美,这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的尊重和珍视。
“鬓毛欲白休辞饮”一句,诗人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示即使年纪渐长,也不应放弃饮酒的乐趣,暗示了他对于人生短暂的豁达和对当下快乐的追求。
“风雨无端只误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风雨不定的感慨,认为它们有时会打乱人的计划,但也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外界的干扰。
“鸟语提壶元自好”通过鸟鸣声与酒壶相伴的画面,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心情,以及对世俗眼光的不在意。
最后两句,“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诗人提议在绿树下设立诗社,以落花为坐垫,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尽情享受生活的诗意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