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一)赏析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一)

宋 · 金履祥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
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注释

多士:众多有才华的人。
趋:趋向,聚集。
京:京城。
我亦东:我也向东去。
阊阖:古代宫殿的正门。
南宫:古代朝廷的官署之一。
此行:这次行程。
识得:结识,认识。
天台彦:天台的杰出人才。
归舟:归家的船只。
载月空:只有月亮陪伴。

翻译

众多有才之士都往京城聚集,我也向东进发,不进入皇宫的正门,也不去南宫。
这次行程中我有幸结识了天台的杰出人物,谁又能说乘船回家的路上只有月亮作伴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赴京途中与多位好友相遇并结识新知的经历。首句"多士趋京我亦东"描绘了众多才俊一同向京城进发的场景,诗人自己也在其中。接下来的"不排阊阖不南宫"暗示了他们并未直接进入皇宫或显赫之地,而是有着更深层的交往和志趣相投。

"此行识得天台彦"点明了诗人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来自天台的杰出人物,彦指有学问的人,这里可能特指金彦如等人。最后一句"谁道归舟载月空"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此次相聚的珍视,也暗示了离别之际,虽然归舟中可能没有满载明月般的美景,但友情却如同满载而归,使得旅途不再孤单。

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与同道中人的友谊和对知识精英的敬仰,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深深怀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