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图二首(其二)
明 · 张弼
青青幽禽岂凡翼,传书曾谒秋风客。
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
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
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
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花鸟图景,充满了深邃的寓意和哲理。诗人以“青青幽禽”开篇,巧妙地将“青青”与“幽禽”结合,不仅描绘了鸟儿的羽毛色泽,更暗示了其生活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接着,“岂凡翼”一句,直接点明了这并非寻常之鸟,而是有着非凡之翼,预示着它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或命运。
“传书曾谒秋风客”,这里运用了典故,秋风客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使者,常被用来象征传递信息或消息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赋予了这只鸟以传递信息的使命,进一步强化了其不凡的身份。
“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这一句对比鲜明,廷臣宫妾代表着权力与地位,而“偷桃小儿”则象征着那些不受重视的小人物。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以及对那些被忽视的平凡之人的同情。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这两句诗描绘了时光的流逝,桃花的凋零,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诗人以“幽篁”(竹子)自比,竹子在寒冷的季节依然保持其坚韧的品质,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坚守自我,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凤”(凤凰)一同栖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时间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