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赵内翰求城南访道图诗辞不获巳乃作绝句以戏复为解之云(其二)赏析

赵内翰求城南访道图诗辞不获巳乃作绝句以戏复为解之云(其二)

金 · 王若虚
竹木萧森荫绿苔,幽襟自爱北轩开。
主人无说吾何问,乘兴而来兴尽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置身于竹木环绕、绿苔覆盖的环境中,内心感到一种自在与平和,独自享受着北轩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的“自爱”二字,流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主人无说吾何问”,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即对于外界的评价或期望,诗人并不在意,更不会去寻求解释或回应。这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独立,不受外界干扰的生活态度。

“乘兴而来兴尽回”,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随性与洒脱。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来到这里,当心中的兴致满足后,便自然地离开,不留恋也不遗憾。这种对生活状态的把握,既体现了对自我情感的尊重,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珍贵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词语解释

乘兴的意思:[释义](副)趁着一时高兴。 [构成]动宾式:乘|兴 [例句]乘兴归来。(作状语)...

而来的意思:以来。《墨子·兼爱下》:“夫挈 泰山 以超 江河 ,自古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孟子·尽心下》:“由 孔子 而来,至於今百有餘岁。” 宋 范仲淹 《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又用兵而来,吏民疲苦。”...

何问的意思:大声斥问。何,通“ 呵 ”。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刘公墓志铭》:“两界耕桑交跡,吏不何问。”...

萧森的意思:(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

幽襟的意思:犹幽怀。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画》诗:“绘事功殊絶,幽襟兴激昂。” 金 王若虚 《题赵内翰城南访道图》诗:“竹木萧森荫緑苔,幽襟自爱北轩开。” 清 邢昉 《九江城南楼晚眺》诗:“昔人此宴赏,嘉月陶幽襟。”参见“幽怀。”...

竹木的意思:(1).竹与树木。《左传·襄公十八年》:“ 刘难 、 士弱 率诸侯之师焚 申池 之竹木。”《汉书·地理志下》:“ 巴 、 蜀 、 广汉 本 南夷 , 秦 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 唐 孟郊 《游城南韩氏庄》诗:“清气润竹木,白光连虚空。”(2).草名。萆薢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主人的意思:◎ 主人 zhǔrén(1) [host;hostress;master;mistress]∶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owner]∶财物的所有人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3) [master]∶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国家的主人主人与仆人打狗也得看主人(4) 接待宾客的人 [host]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自爱的意思:◎ 自爱 zì ài(1) [self-love](2) 爱自己(3) 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4) 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5) [regard for oneself;self-respect]∶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乘兴而来的意思:指趁着兴致高涨的时候到来,形容情绪或兴趣正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