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仪真范氏义门赏析

仪真范氏义门

明 · 张以宁
浇风久矣变淳源,范氏犹称古义门。
四世于今千指盛,十年似尔几家存。
棠华煜煜宜兄弟,竹笋攒攒长子孙。
故里相从何日遂,秋风江上战尘昏。

拼音版原文

jiāofēngjiǔbiànchúnyuánfànshìyóuchēngmén

shìjīnqiānzhǐshèngshíniáněrjiācún

tánghuáxiōngzhúsǔnzǎnzǎnchángsūn

xiāngcóngsuìqiūfēngjiāngshàngzhànchénhū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仪真范氏义门》,主要描绘了范氏家族世代传承的淳厚家风和繁荣景象。首句“浇风久矣变淳源”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变迁中,范氏家族坚守传统美德的赞赏,认为他们的行为犹如一股清流,回归淳朴之源。接下来的“四世于今千指盛”强调了范家人口众多,家族繁盛,延续了四代且人丁兴旺。

“十年似尔几家存”进一步强调范氏家族的长久延续,指出在十年间,能像他们这样保持家族兴盛的并不多见。诗人通过“棠华煜煜宜兄弟,竹笋攒攒长子孙”这两句,运用比喻,将家族成员比作繁茂的棠花和攒动的竹笋,象征着和睦的兄弟关系和子孙满堂的景象。

最后两句“故里相从何日遂,秋风江上战尘昏”表达了诗人对范氏家族团聚的期待,希望在战乱的背景下,他们能在故乡重逢,共享天伦之乐,然而现实却是秋风中的江面弥漫着战尘,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范氏家族的家风和人丁兴旺,同时也寓含了对和平与团圆的向往。

词语解释

长子的意思:◎ 长子 zhǎngzǐ[eldest son] 年龄最长的儿子长子顷襄王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长子迈。——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尘昏的意思:尘积昏暗。 唐 朱庆馀 《题开元寺》诗:“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宋 范成大 《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 明 刘基 《夜夜曲》:“故镜尘昏难远照,故衣絮敝无新暖。”...

淳源的意思:淳朴风俗的源流。《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淳源上派,浇风下黷。” 吕延济 注:“淳和之源,自上流派,而浇薄之风,垢浊於下。”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淳源汩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宋 苏舜钦 《太行道》诗:“淳源一破山岳碎,巧心遂去缘嶮巇。”...

故里的意思:[释义](名)故乡,老家。 [构成]偏正式:故(里 [例句]魂归故里。(作宾语)[同义]故乡、家乡、乡里...

古义的意思:(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诗·郑风·女曰鸡鸣序》:“陈古义,以刺今不説德而好色也。” 孔颖达 疏:“陈古之贤士好德不好色之义。” 宋 苏轼 《孔毅父妻挽词》:“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2).古书的义理。《史记·酷吏列传》:“ 汤 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都君臣借天象傅古义,以交相儆也。”(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汉书·儒林传·丁宽》:...

何日的意思: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浇风的意思:浮薄的社会风气。 南朝 宋 刘昱 《广荐举诏》:“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閭。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厉浇风。”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二五:“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必 直省 大小官员共矢一心,极力挽迴,间不容髮,期於必收成效,永絶浇风,而此法乃不为赘设。”...

千指的意思:一人十指,千指,形容人多。 宋 苏轼 《宿海会寺》诗:“大鐘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 施元之 注:“《汉·货殖传》:通都大邑,童手指千。” 明 袁宗道 《祭邹金吾妻》:“家食千指,不劳而办。”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囷仓禾百廛,趋走僮千指。”...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四世的意思:(1).四代。《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 孔 传:“言公勉行德,能勤小物,辅佐 文 武 成 康 四世。”《礼记·大传》:“四世而緦,服之穷也。” 孔颖达 疏:“四世,谓上至高祖,以下至己,兄弟同承高祖之后为族兄弟,相报緦麻,是服尽於此,故緦麻服穷,是四世也。”《论语·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邢昺 疏:“言君之政令,及於大夫,至今四世矣。谓 季文子 、 武子 、 悼子 、 平子 也。”(2).佛教语。指所谓圣世( 释迦 在世时代)、正世( 释迦 灭后一千年间)、像世(次一...

棠华的意思:棠棣之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至如《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緑叶紫茎。”按,《诗·小雅》有《裳裳者华》篇, 朱熹 集传引 董氏 曰:“﹝裳,﹞古本作常,常棣也。”常棣,即棠棣。...

相从的意思:(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

兄弟的意思:◎ 兄弟 xiōngdì(1) [brother](2) 哥哥和弟弟(3) 古代对同等宗亲的称呼(4) 古代姐妹亦称兄弟(5) 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6) 古代对亲戚的统称(7) 指同等国家或王室(8) 泛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兄弟 xiōng di(1) [brother](2) 专指弟弟(3) 男子自称...

义门的意思:(1).旧谓尚义的门族。《新唐书·孝友传·裴敬彝》:“曾祖 子通 , 隋 开皇 中以太中大夫居母丧,哭丧明,有白乌巢冢樾。兄弟八人皆有孝名,詔表门闕。世谓义门 裴氏 。”(2).旧时为表彰尚义之家而建立的牌坊。《宋史·孝义传·陈兢》:“ 伯宣 子 崇 为 江州 长史,益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择羣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 僖宗 时尝詔旌其门, 南唐 又为立义门,免其徭役。”...

煜煜的意思:◎ 煜煜 yùyù[bright] 明亮的样子...

于今的意思:◎ 于今 yújīn(1) [up to the present;since]∶至今车站一别,于今十年(2) [nowaday;now]∶如今;到现在...

攒攒的意思:丛聚貌,丛集貌。 汉 无名氏 《古咄唶歌》:“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攒攒劲秋木,昭昭浄冬暉。” 唐 孟郊 《尧歌》之二:“鶯弄方短短,花明碎攒攒。”《水浒传》第一○九回:“背后又是锦衣对对,花帽双双,緋袍簇簇,锦袄攒攒。”...

战尘的意思:战场上的尘埃。借指战争。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湟 隔断异乡春。” 前蜀 韦庄 《清河县楼作》诗:“千里战尘连 上苑 , 九江 归路隔 东周 。”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在满布战尘的道路上,我们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走过的吗?”...

竹笋的意思:◎ 竹笋 zhúsǔn[bamboo shoot] 从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一经长出地面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尤其被中国人和日本人所食用...

子孙的意思:◎ 子孙 zǐsūn(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3) 又子孙侯者。人主之子孙。远者及其子孙。...